阴山北麓不同灌溉模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与块茎商品特性的影响-论文.pdf

阴山北麓不同灌溉模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与块茎商品特性的影响-论文.pdf

ID:55643424

大小:271.7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22

阴山北麓不同灌溉模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与块茎商品特性的影响-论文.pdf_第1页
阴山北麓不同灌溉模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与块茎商品特性的影响-论文.pdf_第2页
阴山北麓不同灌溉模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与块茎商品特性的影响-论文.pdf_第3页
阴山北麓不同灌溉模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与块茎商品特性的影响-论文.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阴山北麓不同灌溉模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与块茎商品特性的影响-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8月灌溉排水学报第32卷第4期文章编号:1672—3317(2013)04—0092—04阴山北麓不同灌溉模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与块茎商品特性的影响秦永林。,贾立国,于静,陈杨,樊明寿(内蒙古农业大学a.农学院;b.生态环境学院,呼和浩特010019)摘要:分析了漫灌、喷灌、露地滴灌、膜下滴灌下马铃著生物量、田间农艺性状、块茎商品特性等。结果表明。膜下滴灌下.马铃薯苗期到淀粉积累期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及收获时块茎产量、单株著数、可溶性蛋白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喷灌和漫灌相比,滴灌(露地和膜下)下单株薯数、大薯比率、单株薯质量和淀粉质量分数升高,但还原糖降低。露地滴

2、灌和膜下滴灌下,节水、高产、质优。关键词:马铃薯;灌溉模式;生物量;田间农艺性状;块茎商品特性中图分类号:$532;$275.6文献标志码:Adoi:10.7631/J.issn.1672—33l7.2O13.04.023秦永林,贾立国,于静,等.阴山北麓不同灌溉模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与块茎商品特性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O13,32(4):92—95.1材料与方法试验在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旱作试验中心进行,土壤类型为栗钙土,试验品种为马铃薯“克新1号”脱毒优质种薯。试验地0~20cm土壤pH为8.1,有机质为19.50g/kg,全氮为1.50g/kg,速效磷为l2.

3、2mg/kg,速效钾为l13.3mg/kg,土壤密度为1.30g/cm。试验设4个处理:漫灌(FI)、喷灌(GS)、露地滴灌(DI)和膜下滴灌(UMDI)处理,其中漫灌和喷灌处理下灌溉量(分别为3600、1800m。/hm。)及灌溉次数(分别为3、6次)依据对内蒙古武川县l3O个农户和32个喷灌圈的调查结果而定;露地滴灌和膜下滴灌的灌溉量(均为l350n/hm。)及灌溉次数(均为8次)依据多年试验结果而定。各处理施N(尿素,含N46)、P。O。(过磷酸钙,含PO。l6)、K:O(硫酸钾,含K。046)均分别为225、l50、270kg/hm。漫灌和喷灌处理33.3氮肥作

4、为基肥施入,67.7氮肥追施,滴灌和膜下滴灌处理氮肥作为追肥施入;各处理播种时1次施入钾肥和磷肥。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为60m,每个处理重复3次。试验于2OlO年5月l7日播种,9月18日收获。采用垄作种植模式,垄高30Clll,垄顶宽30cr[1,垄底宽70CYI1,二垄中心相距90CII1。每垄点播种植2行,行距25CIII,株距40cn2,种植密度为5.5×10株/hm。。露地滴灌和膜下滴灌处理选用滴头间距(20±0.5)cm、滴头流量0.2I/h的滴灌带,氮肥通过施肥罐施入,灌溉与追肥设计详见表l。分别在马铃薯苗期(6月30日)、块茎形成期(7月13日

5、)、块茎膨大前期(7月30)、块茎膨大后期(8月13目)、淀粉积累期(8月3o目)和成熟期(9月18日)随机取3株马铃薯植株测定生物量;各小区随机找5株马铃薯植株测定农艺性状(株高、茎粗、复叶数和叶面积指数);收获时,每小区随机抽取2ITI。样方的马铃薯植株测定块茎商品性状(块茎产量、以l50g块茎质量为标准的薯分级、大于150g的块茎产量占总块茎产量的比例),同时取马铃薯块茎鲜样测定块茎品质(淀粉、可溶性蛋白质以及还原糖)。收稿日期2013一U3—29基金项目国家囊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前期研究擘项(20J2CB1263O7);公益性行业f农业)=项(201

6、103003)作者简介秦永林(1985一),男,博: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水分与养分利朋方的研究。E—mail:qy13339@l63.cOn通讯作者燮明寿(1965一),男,教授,博-t:d~导师,主要从事植物营养生理的教学与研究。Ei3ail:fnISWh@in1-.cdu.cn92表1灌溉与施肥设计2结果与分析2.1不同灌溉模式对马铃薯生物量的影响由表2可看出,收获时,膜下滴灌处理单株生物量最大(279.40g/株),与漫灌、喷灌、露地滴灌处理均差异显著,分别增加了34.8、19.2、5.1;露地滴灌处理次之,与漫灌、喷灌处理均差异显著,分别增加了28.2%、l3.

7、4%;喷灌比漫灌处理增加了l3.1%。表2生育期不同灌溉模式下马铃薯各器官干质量g/株注同列数据后不l司小写字母表不差异达5显著水平,F同。不同灌溉模式下,苗期到块茎膨大期生物量累积速率均最快,块茎膨大期的生物累积量是苗期的5~6倍。块茎膨大期到淀粉积累期生物量增加量最大,该期间各处理生物量增加量均超过130g/株,其中,膜下滴灌处理增加量均超过175g/株。淀粉积累期到成熟期,由于地上茎、叶逐渐衰老死亡,光合能力减弱,各处理生物量累积速率最慢。从不同器官生物量累积上看,淀粉积累期前,生物量增幅最大的是块茎,其次是叶、茎和根。膜下滴灌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