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钢磷化过程的氢渗透性能-论文.pdf

高强钢磷化过程的氢渗透性能-论文.pdf

ID:55643710

大小:260.7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22

高强钢磷化过程的氢渗透性能-论文.pdf_第1页
高强钢磷化过程的氢渗透性能-论文.pdf_第2页
高强钢磷化过程的氢渗透性能-论文.pdf_第3页
高强钢磷化过程的氢渗透性能-论文.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强钢磷化过程的氢渗透性能-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6卷第4期海军工程大学学报Vo1.26No.42Ol4年8月JOURNALOFNAVALUNIVERSITYOFENGINEERINGAug.2014高强钢磷化过程的氢渗透性能周立清,宋玉苏,褚广哲(海军工程大学理学院,武汉430033)摘要:研究了磷化速度对金属表面的氢残留量的影响,并设计了氢渗透实验方法,同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磷化反应速度决定了氢渗透反应速度,而反应速度越快,H原子向金属内渗透的速度越快;磷化过程的析氢量越大,渗入金属内的H原子越多;磷化膜致密性越好,对H原子的阻挡越明显。关键词:高强钢;磷化;氢脆中图分类号:TG174.4文献标志码:A文

2、章编号:1009—3486(2014)O4—0063—04PerformancestudyofHatomspenetrationduringhigh—strengthsteelphOsph0rizatiOnprocessZHOULi—qing,SONGYu—SU,CHUGuang—zhe(CollegeofScience,NavalUniv.ofEngineering,Wuhan430033,China)Abstract:Thispaperhasstudiedthehigh—strengthsteelphosphorizationprocessanddesignedame—t

3、hodofhydrogenpermeationexperiment,aimingatpenetrationspeedofthehydrogenresiduesonthemetalsurface.TheresultofhydrogenpermeationexperimentshowsthatthepenetrationspeedofHatomsinsidethemetalcanberaisedbytheintensityofreaction;Themorehydrogengasgeneratedintheprocessofphosphorization,themorehydro

4、genatomsremaininsidethemetal;ItisobviousthatthegoodcompactnessofphosphatecoatingcanpreventHatomsfrompenetratingthecoating.Keywords:high—strengthsteel;phosphorization;hydrogenembrittlement高压钢瓶通常采用常温磷化技术以提高其表入钢板基体,逐步积累聚集后引起“氢脆”的潜在面的耐蚀性l】]。但是,伴随着酸性环境的磷化过问题。出于安全性考虑,需要尽量控制试样表面程,钢板表面必然存在析氢反应,在金属表

5、面产生的原子态H残留,但目前在磷化技术研究中,没H原子],使得试样表面有原子态H的残留。有相关学者针对此问题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文中目前,有两种途径可以解决此问题:一种是使H研究了钢样表面残留原子态H的数量,以比较不原子形成H,逐步离开表面析出,另一种方式是同磷化方式试样引起的“氢脆”的潜在程度。然让原子态H残留在钢板表面,占据活性点阻止磷后,根据对高强钢磷化工艺特点已有的研究,借鉴化成膜。氢脆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氢致裂纹敏感性电化学的氢渗透实验方法[6-7],研究了磷化过程测试(NACETM0284—2005标准)和镀覆工艺氢中原子H在钢板表面的残留程度,间接表征了钢脆试验(机械

6、性能部分,航标HB5067.1-2005)两板“氢脆”的潜在风险。种方法_4]。磷化过程中,H原子有可能扩散进收稿日期:2013-12—28;修回日期:2014—0430。基金项目:国家部委基金资助项目(4010308020401)。作者简介:周立清(1964一),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舰船腐蚀与防护。通信作者:宋玉苏(1964一),女,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caosys@126.com。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第26卷侧不漏液且镀镍层与电解液完全接触。将1实验方法及过程NaOH溶液先注入左侧电解池中,右侧电解池暂时空置。开启电化学工作站,对试样进行15mV1.1实验方

7、法的恒电位极化,并检测氧化电流。此时,磷化反应并未开始,测量电流是试样表面的还原态物质或图1为氢渗透实验示意图,将高强钢试样加者试样中残留的H等还原态物质的氧化电流,必工为45mm×45mm×1mm的薄片,利用卡具须将它们尽可能消耗掉,以免影响后续检测的准夹持在两个互不连通的电解池之间,两侧电解液确性,这一步骤被称为消除体系的背景电流。根与试样接触的面积各为2cm。。右侧的电解池中据文献[6]和文献[7],背景电流会很快开始下降,加入所研究的磷化液,金属表面发生H+e—H下降至1tlA/cm时认为背景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