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媒体围观中的舆论引导-论文.pdf

试论媒体围观中的舆论引导-论文.pdf

ID:55644397

大小:236.14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22

试论媒体围观中的舆论引导-论文.pdf_第1页
试论媒体围观中的舆论引导-论文.pdf_第2页
试论媒体围观中的舆论引导-论文.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试论媒体围观中的舆论引导-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栏目主试论媒体围观中的舆论引导持吕晓东/躅华【摘要】近年来,一些突发性新闻事件发生后,媒体在一哄而上进行报道和评论的围观中,观点成为新闻,由于负面信息被过度夸大,舆论引导力度不够等现象的存在,导致媒体自身的独立品格被人质疑,公信力大打折扣。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媒体要取信于民,在竞争中取胜,不能一味围观,而应该增强责任意识,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舆论引导的中流砥柱作用,通过相关的报道和评论先发制人,抢占舆论的制高点,同时抓住关键,提升报道的价值。【关键词】媒体围观舆论引导媒体责任【作者信息】田华,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新

2、闻媒体责任评价体系构建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12YBB252)。微博时代每遇突发性、重大性事件发生,参与事件因其新奇、反常,以及与社会传统伦理道德相悖的性或目睹事件的受众,往往自觉变身为记者,透过无数条质,一经传播立即产生吸引眼球的轰动效应。小悦悦事微博“直播”同一事件现场情景、事件发展结局乃至其件就是如此。在小悦悦事件的报道初期,媒体几乎一边中的细节信息。【1这种现象极易引发网络围观现象,进倒地直接对路人进行批评和谴责。事实上,一方面,是而引发新闻媒体一哄而上进行报道和评论的媒体围观现否所有的路人都对小悦悦视而不见这一结论尚待查证,象。在网络围观引发媒体围观的过程中,一方面是网站另一

3、方面“新闻并不是社会状况的一面镜子,而是对已论坛、微博对这一事件最新进展的关注和评论,以及网经显露出头角的那方面的报告。新闻不会告诉你种子是友对于这一事件所代表的社会现象的批判,另一方面是如何在土壤中生长的,但可以向你报告第一颗秧苗的破传统媒体迅速跟进,从最初对这一事件发生、发展的报土而出”。[2】因此,从这一角度说,新闻媒体对于小悦道和评论,到对事件中所涉及的相关人物进行“死缠烂悦事件的相关报道虽然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打式”的追踪采访,就其原因、后果等进行反思。在公但仅仅是对于社会某一个方面的反映。大多数媒体将18众和媒体的共同围观(本文统称为媒体围观)下,相关个路人作为重点

4、报道的对象,过度聚焦于18个路人的冷新闻事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由媒体围观所带漠,这无疑夸大了负面信息,使得18个路人的“个案”来的负面效应也逐步凸显。变成了“群案”,很容易让受众将这一个别现象当成社会的普遍现象。虽然18个路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媒体围观的表现是事实,但是媒体单凭小悦悦事件就认为整个社会道德1.过度夸大负面信息水平严重滑坡,甚至将小悦悦事件和几年前的“南京彭近年来媒体围观的热点事件,如小悦悦事件及表宇案”联系起来,认为是彭宇案标杆性的负面效应导致叔、房姐等相关事件,大都是负面新闻。这些事件往往很多人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进而导致编辑之友·Fri

5、endJ201312J传媒J075整个社会道德滑坡,这样的结论是不恰当的,也是不负甚至有些是带有推测性的乃至捕风捉影式的报道,这直责任的。接导致了一些深层次的重要信息被遮蔽。2010年3月,2.媒体审判现象严重富士康员工连续自杀,媒体围观现象严重,但大多数媒体的报道尤其是早期的报道中推测性报道居多,将员工近年来,对于社会热点事件快速介入跟进报道,发表相关评论,请专家进行点评,是新闻媒体最为常见的自杀的原因归咎于富士康的管理,“头痛医头,脚痛医一个反应。媒体根据已显露的事实进行评论,相关专家脚”。事后的调查研究表明,“富士康十三连跳”有着从专业角度进行点评,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不少的深

6、层次的社会原因,而这些深层次的信息却为大多数媒媒体和专家在进行点评和评论的时候,习惯性地“上纲体所忽视。不仅如此,媒体对于一些热点事件的高度关上线”,对相关部门进行问责和追责,这与社会上尤其注,大篇幅报道和评论,挤压了其他新闻事件报道的空是网络上一部分患有“政治过敏症”的人不谋而合。他间,一些重要的信息因此被忽视或者弱视,这也直接导们看不到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习惯致了公众忽略或者漠视了其他重大新闻事件的发生。按性地把所有非正面的社会现象都与政治或体制相联系,照梅尔文·德弗勒提出的“媒介依赖论”,受众对媒介借以对现有政治制度进行各种批判与指责。毋庸置疑,有“日常依赖”的一

7、般信息获取和“异常依赖”的重要这样的分析和评论,对于警醒国人、督促政府具有积极资讯的需求,一旦受众不能从媒体获取重要信息,不能作用,但媒体的这种定性报道,在相关部门的最终调查通过媒体的报道释疑解惑,必然选择其他的传播途径,结果还未出台之前,无异于媒体审判,这对于相关的当这对于媒体而言,无异于“自毁前程”。事者不公平,对于将媒体报道的新闻、观点当做“金科2.媒体的独立品质被怀疑玉律”的受众而言也是不公平的。而且媒体关于某一严格来说,媒体对于社会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