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卜魁风情画卷--清初卜魁文化流人对边疆诗的贡献之一-论文.pdf

诗意的卜魁风情画卷--清初卜魁文化流人对边疆诗的贡献之一-论文.pdf

ID:55648107

大小:157.11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22

诗意的卜魁风情画卷--清初卜魁文化流人对边疆诗的贡献之一-论文.pdf_第1页
诗意的卜魁风情画卷--清初卜魁文化流人对边疆诗的贡献之一-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诗意的卜魁风情画卷--清初卜魁文化流人对边疆诗的贡献之一-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第6期理论观察No.6,2014(总第96期)TheoreticObservationSerialNo.96诗意的卜魁风,I肯画卷——清初卜魁文化流人对边疆诗的贡献之一庄宇,杨民,赵伟滨(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摘要]清代大批士人因科场案或文字狱案被流放到北方卜魁,他们的诗歌创作真实反映了清代边地卜魁城的风貌,并且因其深厚的学识修养、独特的生活经历而具有鲜明特征.为边塞诗在清代的再次振兴、为丰富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边疆题材诗歌的创作园地都做出了贡献。【关键词]魁;流人;风光;风俗[中图分类号]I222.7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4)06—0105—02一、关于边疆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科场案或文字狱案而被牵涉的士边疆诗问题提出的目的是为了与边塞诗相区别。边塞人,他们饱读诗书、颇有文才,身处流放之地,仍作诗以抒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题材.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怀,边疆风土人情自然成为他们诗歌当中的重要内容。独特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多数学者认为《诗经》是边塞诗的源的人生经历、边地特有的风光、民俗,使得他们笔下的边疆头.内容上主要涉及战争、行役、怀乡等。而盛唐是边塞诗创诗也别具一格。作的鼎盛时期.并且出现了以高适、岑参

3、为代表的边塞诗(一)描绘了一幅东北边疆卜魁特有的风景画。派。边塞诗继唐代的繁盛之后,自宋至明一直没有显著发气候寒冷,多风沙,这是卜魁城给诗人们留下的最深刻展.而到了清代,边塞诗又一次焕发了勃勃生机,出现了空的印象。因为卜魁流人多来自关内。甚至江南.南方的旖旎前的繁荣,其中东北边塞诗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风光是他们挥之不去的记忆.而流放遭遇所造成的无限苦目前对边塞诗的界定仍然存有争议,笔者认为张晓明楚,卜魁的苦寒天气、冬季的衰败景象自然成为他们心中最所引阎福玲的解释较有说服力,他说:⋯塞’义为‘险要设为深刻的印迹。因而冰光、冰雪、秋霜、冻草、荒

4、草、黄沙、冰防’.因而边塞诗无论是写边塞的风光、风土人情还是写边泮、草漠、沙澜、西风、残阳等意象在卜魁流人诗中随处可地的生产生活、军事生活等等,内容都必须与边塞防卫之事见。除了这些自然景观之外,人文景观也自显落寞之情,如有明确的联系。”(张晓明《20世纪边塞诗研究述评》,《青岛野寺、残钟、断碑等。黄刚在《论清代西域边塞诗之特色》一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2月)。文中说:“唐诗在描写西域风光时内容和题材都是比较单一本文的研究对象是h魁流人展现边地生活的诗歌,既的,从虞世南到岑参、王昌龄,在自然景物上往往都是偏重有关于边疆防卫的诗歌,同时也

5、有与边疆防卫无关的诗歌,于冰天雪地、狂风大漠,诗中显示的西域边地,固然风光奇但是都与边疆密切相关。因而我们把这些诗称作边疆诗。特,却是一派荒无人烟、苍茫孤寂。至于人文景观,亦不外乎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边疆诗在内容上与边塞诗是孤城、古塞、戍营、危楼。”(《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存在交叉的.边疆诗包含边塞诗。h魁文化流人对边疆诗的期)可见,流人诗歌中魁边地风光的典型征与西域接近,丰富发展做出了杰m的贡献,本文仅就他们诗歌中所描绘但是也颇具卜魁的特色,并且为今人再现了当时卜魁城的的风光和渔猎风俗探讨卜魁流人对边疆诗的贡献。风貌。二、卜魁

6、流人诗歌大大丰富了边疆诗的风情描写内容从卜魁城全貌的描写来看,方世济《望见卜魁城》以粗清代的齐齐哈尔,称卜魁,地处我国东北边陲,经济条犷的线条、白描的手法勾画了卜魁全景图:件落后.粮食短缺,气候条件恶劣。在清初时期有大量屯兵,一片沙昏数尺墙,断碑烟景亦苍苍。是清政府发配犯人为奴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在大量流人之怪来战马防秋地.说是书生送老乡。[收稿日期]2014—06一o3[作者简介]庄宇(1979一),女,山东莒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105-——五十三亭燕树隔.六千余里楚天长。负网入空山,蒙被卧林薮。劳肩息后寻诗料.雁月

7、笳风拾满裳。草暖捕鹰雏.草冷捉鹰母。诗人在途中将至未至遥望b魁时,只见到数尺高墙、几鸿鹄高飞六翮厚.白鹤梳翎入云阜。处断碑淹没在黄沙烟影之中,还有北方一带特有的多得不矫矫搏击才,伴结乌龙走。可计数的驿站,除此之外,别无可见,这真是传说中的边疆平芜洒血逞雄姿.僚鞲到死悬人肘。啊.要说日后可供作诗的也不过是雁、月、笳、风啦!这也正在这首诗里,诗人描写了打鹰的过程,众多打鹰人以被是b魁城作为边地的典型景色。子作为掩护.埋伏在树林中欲以网捕鹰,不同的季节猎捕鹰与唐代边塞诗中的苍凉景象的迥异之处是流人诗中也母或鹰雏。诗人以鹰喻人.鹰有捕击长空之勇力,却

8、终遭厄不乏诗意盎然之胜景:绿草、青草、晓露、春水、夏山、白云,运而成为别人的猎物,发出无限感慨。一时间也让人忘却了塞外风寒,竞也令人忘返留连,方登峄存描写b魁打猎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