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能传输技术.ppt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ppt

ID:55650374

大小:7.04 MB

页数:33页

时间:2020-05-22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ppt_第1页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ppt_第2页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ppt_第3页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ppt_第4页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无线能量传输技术2012.4无线能量传输综述无线能量传输实现方式主要应用领域及前景展望当前存在问题无线能量传输技术(WPT),又称无接触能量传输(ContactlessPowerTransmission,CPT)技术,顾名思义,即以非接触的无线方式实现电源与用电设备之间的能量传输。早在1890年,由著名电气工程师(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Tesla)提出。为什么要研究无线能量传输无线能量传输综述太多的电线插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无线能量传输综述无线能量传输综述如此多的节点如何解决电池问题?无线能量传输综述

2、1831年,迈克尔•法拉第发现,周围磁场的变化将在电线中产生电流。1890年,尼古拉•特斯拉提出无线电力传输的构想。20世纪60年代初期雷声公司(Raytheon)的布朗(W.C.Brown)做了大量的无线电能传输研究工作,从而奠定了无线电能传输的实验基础,使这一概念变成了现实。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发展史200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马林·索尔贾希克(MarinSoljacic)等人在无线电能传输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他们用两米外的一个电源,“隔空”点亮了一盏60瓦的灯泡。无线充电联盟2008年12月17日成立无线充电联盟(W

3、irelessPowerConsortium),2010年8月31日,无线充电联盟在北京正式将Qi无线充电技术引入中国MIT小组隔空点亮灯泡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发展史最近,多家公司已经生产出无线充电的手机、mp3、便携式电脑、电动汽车。2009年,TI和FultoneCoupled技术公司合作开发电源芯片用于控制非接触式充电2010年1月,在美国CES展览会上,海尔公司推出了“无尾电视”Powermat公司展示了为不同电子产品进行无线充电的设备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发展史无线能量传输实现方式电磁感应式(非接触感应式)电能传输电路

4、的基本特征就是原副边电路分离。原边电路与副边电路之间有一段空隙,通过磁场耦合感应相联系。无线能量传输实现方式根据无接触变压器初、次级之间所处的相对运动状态,新型无接触能量传输系统可分为:分离式、移动式和旋转式,分别给相对于初级绕组保持静止、移动和旋转的电气设备供电。无线能量传输实现方式日本三洋推出的任天堂官方授权产品——“Wii遥控器专用非接触式充电套件”。电动车采用电磁感应方式充电.即将一个受电线圈装置安装在汽车的底盘上,将另一个供电线圈装置安装在地面,当电动汽车驶到供电线圈装置上,受电线圈即可接受到供电线圈的电流,

5、从而对电池进行充电。目前,这套装置的额定输出功率为10kW,一般的电动汽车可在7-8小时内完成充电。日产魔方电动车无线能量传输实现方式特点:较大气隙存在,使得原副边无电接触,弥补了传统接触式电能的固有缺陷;较大气隙的存在使得系统构成的耦合关系属于松耦合,使得漏磁与激磁相当,甚至比激磁高;传输距离较短,实用上多在mm级。缺点:电磁感应方式传输控制不好,在其范围内的金属都会产生电磁感应消耗电源能量,另外还会使设备的线路感应发热,严重时会损坏设备。无线能量传输实现方式谐振耦合方式(又称WiTricity技术)是由麻省理工学院

6、(MIT)物理系、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系,以及军事奈米技术研究所(InstituteforSoldierNanotechnologies)的研究人员提出的。系统采用两个相同频率的谐振物体产生很强的相互耦合,能量在两物体间交互,利用线圈及放置两端的平板电容器,共同组成谐振电路,实现能量的无线传输。无线能量传输实现方式MIT无线传能实验中发射谐振器和接收谐振器是半径为3mm的铜线缠绕5.25圈、线圈半径300mm、高度200mm,具备分布式电感和电容特性的线圈型谐振器,实验测得其谐振频率为9.90MHz。在谐振器距离2m传

7、输时传输效率约为40%,距离为1m时传输效率可高达90%。2008年8月,Intel西雅图实验室的JoshuaR.Smith研究小组基于磁谐振耦合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开发出可为小型电器充电的无线传能装置能够实现在1m距离内给60W灯泡提供电能,效率可达75%。无线能量传输实现方式特点:利用磁场通过近场传输,辐射小,具有方向性。中等距离传输,传输效率较高。能量传输不受空间障碍物(非磁性)影响。传输效果与频率及天线尺寸关系密切。缺点:谐振耦合方式安全实现问题比较严重,要想更好的实现谐振耦合,需要传输频率在几兆到几百兆赫兹之间,

8、而这一段频率又是产生谐振最困难的波段。无线能量传输实现方式无线电波式(辐射式)基本原理——类似于早期使用的矿石收音机,主要由微波发射装置和微波接收装置组成,接收电路可以捕捉到从墙壁弹回的无线电波能量,在随负载作出调整的同时保持稳定的直流电压。无线能量传输实现方式无线能量传输实现方式Powercast公司研制出可以将无线电波转化成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