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问题文献综述.doc

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问题文献综述.doc

ID:55674869

大小:6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24

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问题文献综述.doc_第1页
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问题文献综述.doc_第2页
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问题文献综述.doc_第3页
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问题文献综述.doc_第4页
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问题文献综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问题文献综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问题文献综述摘要:劳工标准问题产生己久,近年来,发达国家以关注人权为理山,反复提出劳工标准问题,并极力把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本文从劳工标准的内涵与特点、有关国际贸易与国际劳工标准的理论、国际贸易与国际劳工标准挂钩问题、我国对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问题的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文献梳理,概括众学者的观点和理由,以期为进一步研兖提供参考。关键词:国际贸易劳工标准贸易摩擦应对措施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地推进,各国之间贸易往来不断增长,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增强,国际劳工标准日益成为发达国家的政府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争论不休的一个热点问题,呈现出从政治、

2、经济、道德和哲学等单一性质问题向复合型问题转化,从国内问题向国际问题转化的趋势。“国际劳工标准(InternationalLaborStandards)是由国际劳工组织(ILO)制定的,一般是指由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公约(conventions)和建议书(recommendations)等一系列国际法文件所体现的旨在保护全世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国际规范。目前,国际劳工组织已制定了184项公约和192项建议书。其中,涉及劳动者基本权利的国际标准被称为“核心劳工标准”(CoreLaborStandards)o“核心劳工标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结社自由并有效承认集体谈判权

3、利;(2)消除一切形式的强迫劳动;(3)有效废除童工;(4)消除就业歧视。这四项基本劳动权利,主要体现在8个国际劳工公约中。这8个公约分别是:1930年《强迫劳动公约》(第29号);1948年《结社自由与保护组织权公约》(第87号);1949年《组织权与集体谈判权公约》(第98号);1951年《对男女工人同等价值的工作付予同等报酬公约》(第100号);1957年《废除强迫劳动公约》(第105号);1958年《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第111号);1973年《最低年龄公约》(第138号);1999年《最恶劣形式的童工公约》(第182号)。1998年《宣言》同时规定:这8项

4、基本公约所体现是最基本的人权保护,所有成员国无论经济发展水平或民族宗教信仰有何差异都应该一体遵守。国际劳工组织的上述公约由国际劳工大会通过后,并非直接对会员国产生约束力,对一个公约批准与否,完全由会员国自主决定。在ILO的175个会员国中,批准60个以上劳动公约的国家有35个,以发达国家为主。(-)国际劳工标准的内涵与特点际劳工标准的内涵张静宜(2010)指出国际劳工标准的内涵,狭义上应该指与贸易利益相关的劳工条件标准,包括工人的工资水平、工作时间、工作条件、劳动环境、福利待遇等,广义上还包括禁止强迫劳动、结社自由、组织和集体谈判权、清除剥削童工和消除就业歧视等。段淑

5、静(2003)认为劳工标准从经济学角度考虑可以看作劳动力成本,即劳动力价格,一国对劳工标准的设定可以直接影响一国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国际贸易。然而作为可变资本的劳动力成本的投入和计算则具有较大弹性:降低工资标准,延长劳动强度,恶化劳动环境等降低劳动标准的行为都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减少单位成本,从而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价格优势。而瞒(2006)认为国际劳工标准在本质上是社会问题与人权问题而非贸易问题。他认为劳工标准涉及到广泛的社会利益,受到许多政治、文化因素的制约,是社会发展的范畴。同时国际劳工标准并不是对工资、工时等具体劳动条件的规范,,它提倡的主要是人权与民

6、主,,其实质上是一套政治标准。2.国际劳工标准的特点在国际劳工标准特点问题上杨丽梅与陈春华(2009)认为国际劳工标准从性质上来说是国际法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同一般国际法相比,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国际劳工标准的制定体现了“三方性”。所谓“三方”就是指政府、雇主和工人,较好地照顾到三方的利益,体现了三方合作共同改善劳动条件的精神。%%.国际劳工标准的适用范围表现出“国内性”,即绝大多数公约和建议书都是以调整成员国国内劳动关系为目标的。%%.国际劳工标准条文的规定具有“灵活性”。在草拟条文时,规定一些必要的变通办法,以适应各类国家的具体情况。%%.国际劳工标准制定后的

7、批准具有“自愿性”。国际劳动公约和建议书,虽然是由全体成员国参加的国际劳工大会上以三分之二的多数票通过的,但通过以后并不直接发生效力,必须经过成员国政府批准才能对批准国产生约束力。%%.国际劳工标准的实施具有严格的监督程序。新的公约由劳工大会通过后,各成员国有义务在一年内,至多在18个月内将其呈报主管当局(一・般为本国立法机构),以便制定法律或采取其他行动。如果立法机关予以批准,由政府以书面形式报告国际劳工局注册登记。(-)有关国际贸易与国际劳工标准的理论1.社会倾销论顾俊礼(2002)提出“社会倾销”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竞争条件下,一国为了提高市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