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企业捆绑式合作创新的动力机制——基于演化博弈视角.pdf

集群企业捆绑式合作创新的动力机制——基于演化博弈视角.pdf

ID:55676352

大小:318.7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24

集群企业捆绑式合作创新的动力机制——基于演化博弈视角.pdf_第1页
集群企业捆绑式合作创新的动力机制——基于演化博弈视角.pdf_第2页
集群企业捆绑式合作创新的动力机制——基于演化博弈视角.pdf_第3页
集群企业捆绑式合作创新的动力机制——基于演化博弈视角.pdf_第4页
集群企业捆绑式合作创新的动力机制——基于演化博弈视角.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集群企业捆绑式合作创新的动力机制——基于演化博弈视角.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上哩科学ShanghaiManagementScience第36卷第1期I2014年2月1Vo1.361No.11February.2014文章编号:1005—9679(2014)01-0001-05集群企业捆绑式合作创新的动力机制基于演化博弈视角任政亮徐飞(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52)摘要:在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集群企业捆绑式合作创新是常见和有效的创新模式。为描述和分析捆绑式合作创新的动力机制,本文基于演化博弈视角,建立了相应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模型的演化结果、稳定性

2、及演化路径,并通过参数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关键词:捆绑式合作创新;动力机制;演化博弈中国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1引言系以及更明显的作用规则。因此,本文通过构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不确定性和分析捆绑式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从而对和复杂性的日趋IJrJ剧,为rEx,t激烈的市场竞争,其发展动力机制进行描述,并为调控集群企业的大量企业通过合作创新获取竞争优势。作为一种创新行为,发挥捆绑式合作创新的协同优势提供经济空间组织形式,产业集群为地理上集中、空理论参考。间上集聚

3、的企业合作创新提供了便利。利用产业2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的关联和地理位置的临近,集群企业通过资源共2.1问题描述及模型假设享、风险共担、共同投入、优势互补等方式进行为达成共同目标,集群企业1和2在政府中合作创新,既能弥补创新资源不足,分散技术创介3的推动下进行捆绑式合作创新(称为中介型新风险,又可提高创新能力与效率,降低过度竞争,捆绑式合作创新)。集群企业的策略集均为{坚持获得规模经济。捆绑,背离捆绑,这里的“坚持捆绑”是指集群捆绑式合作创新是指由具有共同目标,信息企业不发生利用合作企业获取收益的机

4、会主义行连接域一致,且通过外部契约紧密联系的集群企为,并一直履行捆绑式合作创新的外部契约;“背业进行的合作创新。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创新的组离捆绑”是指由于集群企业对另一家集群企业信织形式,就信息结构的关联而言,成功的集群企任度不高,存在利用其获取收益的机会主义行为,业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捆绑式合作创新。随着从而背离捆绑式合作创新的外部契约。为了建立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分工的日益细化,为捆绑式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现作以下假设:获取竞争优势,确立市场地位,并提升企业在不(1)博弈方及行为策略。博

5、弈方为进行捆确定环境下的竞争力,处于社会网络中的集群企绑式合作创新的集群企业1和集群企业2,在业应加强捆绑式合作创新。这两类企业群体之间进行随机配对。在某时刻“动力机制”一词广泛应用于描述各种自然现t,企业群体i选择“背离捆绑”策略的比例为象和社会现象,其一般意义是推动系统形成和发xi(f)(0(t)1,f=l,2),则选择“坚持捆绑”策略展的运行规律或特定约束关系。动力机制包括生的比例为l—x『(f)。成动力机制和发展动力机制两类,其中,发展动(2)博弈得益。当博弈方均采取“背离捆绑”力机制有更

6、稳定的作用形式,相x,1-固定的协调关策略时,未体现捆绑式合作创新效果,则博弈方i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资助(2012BGLO08)作者简介:任政亮,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徐飞,西南交通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管理ShanghaiManagementScience第36卷第1期12014年2月iVo1.36【No.1【February.2014的创新绩效比较小,假设为“(f>0,1,2);当博进行博弈时的得益矩阵如表1所示。弈方均采取“坚持捆绑”策略时,则

7、博弈方i获得下面考虑在一个大群体企业间通过随机配对的创新绩效为“一e+AS(i=1,2),其中:as(as>0)进行上述博弈。由假设(1)可知,在企业1组成为集群企业通过捆绑式合作创新获得的增量绩效的群体中,有比例为五(f)的企业采用“背离捆绑”(称为“捆绑合作协同收益”),e(e>0)为博弈方采策略(记为策略J),比例为l一()的企业采用“坚取“坚持捆绑”策略的风险成本。当博弈方i采取“坚持捆绑”策略(记为策略H)。那么,代表性企业持捆绑”策略,而博弈方J采取“背离捆绑”策略1采用策略J、策略H

8、的期望收益分别为:时,博弈方i和J获得的收益分别为“—P和,+=x2(“l—)十(1一x2)(“I+_厂一)=“l一+(1一2)_厂(,J=1,2,f≠u,),其中:f(f>O)为博弈方采取“背=x2(一g+m)+(1一x2)(“l—e+m+AS)=“l—g+m+(1一x2)△将上述结果代入假设(3)中给出的式(1)知,离捆绑”策略时的机会收益。集群企业1采用“背离捆绑”策略的复制动态方(3)博弈过程。捆绑式合作创新是一个反复程为:博弈的过程,当前策略向优势策略转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