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历史理解.pdf

记忆与历史理解.pdf

ID:55677389

大小:372.7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24

记忆与历史理解.pdf_第1页
记忆与历史理解.pdf_第2页
记忆与历史理解.pdf_第3页
记忆与历史理解.pdf_第4页
记忆与历史理解.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记忆与历史理解.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与记忆笔谈[编者按]在2O世纪后半叶西方史学的多种转向中,“记忆转向”是其中之一,它不仅对当下的史学方法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深刻改变了人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认知。记忆研究在学术界的兴起由来以久,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哲学家柏格森以及社会学家哈布瓦赫都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将记忆与历史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则是法国年鉴学派的历史学家。布洛赫和费弗尔所开创的心态史模式为记忆史的研究提供了可能,皮埃尔·诺拉主编的《记忆的场所》一书的问世,推动了“记忆转向”的全面展开。在美国历史学界,记忆研究呈现出不同态势,以索尔·弗里德

2、兰德和多米尼克·拉卡普拉为代表的学者,关注更多的是记忆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以及由此引发的历史诠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等问题。为了使国内学界对“历史与记忆”这一问题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我们特邀国内外几位学者对记忆史的理论、研究方式、它所引发的歧义以及法国记忆史研究的一个案例进行了笔谈。记忆与历史理解阿兰·梅吉尔(AllanMegill,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教授)“记忆”这一术语在当今得到了广泛和有争议的传播。它被认为是一种对真实性和真相有着特别夙求的特权话语,不仅进入到史学领域,也成为文化史研究中的一个最重

3、要的词汇之一。但是,与记忆相关的不确定性对我们的历史理解有何教益?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对于我们的记忆又有何教益?霍布斯鲍姆曾指出,历史研究和历史书写在追求普遍性和特殊的认同夙求之间徘徊不定。④这一点似乎是一切如实记述的历史所具有的不能解决的纠结的一个表现。历史研究和写作的普遍性维度植根于历史学家对一套方法的追求中,这些方法旨在使获得合理历史解释的机会最大化,使错误的机会最小化。由于历史特殊论经常在记忆的语言中得到表达,历史与记忆之间便产生了一种紧张关系。一方面,“历史”是作为一种凌驾于特殊记忆之上的伪客观

4、性话语而出现的,它宣称具有一种经验上的实在和历史所缺乏的真实性。另一方面,记忆是作为一种不可度量的话语而出现的,它服务于欲望,要求拥有自己的不能被证实的合法性。面对历史与记忆之间的这种紧张关系,历史学家将持何种态度?本文将对①EricHobsbawm,“TheHistorianbetweentheQuestfortheUniversalandtheQuestforIdentity”,Diogenes,Vo1.42,Is—sue168(December,1994),PP.51—64.历史与记忆笔谈5这种关

5、系的某些显著特征进行考察,但并不意欲解决问题,而是指出捷径之所在。当前,在“记忆”所表达和确认的事物亦即主体性的需要与对证据的需要之间,存在一种可悲的有时是悲剧性的冲突。而在今天更广泛的文化领域乃至研究领域有着一种文学批评家伊芙·科索夫斯基·塞奇威克(EveKosofskySedgwick)称之为“不再重视证据的认识论反而去强调对证据的欲望”的冲动。①这里的“对证据的欲望”指的是,人们不必去追求一种观点在实际中的真实性,而只是希望它是真实的,以便有机会去支持或攻击这种观点。显然,证据绝不会客观地为自己说

6、话:它总是在一个由多个主体建立的论辩背景中,从主观的立场上去说给其他主体听。简言之,没有“纯粹”证据这样的事物。此外,对证据的欲望必然是更大结构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因为没有欲望就不会有建构或重构过去的冲动——兰克、米什莱、布克哈特等其他许多历史学家正是这样理解的。不过,如果不对欲望有所遏制,人们所设想的过去就只会变成主体性所想象的过去的一个投影。但根本说来,我们从这种做法中什么也学习不到:只有对主体性有所遏制,它才能学会让自身参与到与之对立的主体性中,参与到主体性在其中发挥作用的社会和物质世界中。让我们换

7、种方式来看这个问题。认为我们应当记住过去是很容易的,但我们并不能记住过去,我们记住的只是现在。也就是说,我们“记住”的是现在依然存留于我们情境中的东西。所谓我们思考过去,意思是我们以某些批判方法为基础去建构或重构过去。与之相关的格言应当是“记住现在,思考过去”。魁北克的官方格言“Jemesouviens”(英文为Ire.member,意思是我牢记在心)涉及的就是当下的主体性,不是被思考的过去。②当历史理解被描述为“记住”时,我们可以推断,我们正面对一种提升当下某种可能令人满意的集体认同的尝试。这一点几乎

8、是不变的。不假思索地摒弃主体性是很容易的,但也是完全错误的。而声称拥有绝对客观性的视角则是不能被证实的。但是,将历史仅仅变成当下为认同而战的衍生物同样是错误的。近来的历史哲学著作对历史理解给予了许多严肃思考,这些思考虽然没有解决与特定认同相联系的主体性的需要和对证据的需要之间的冲突,但还是对这种冲突进行了定位。就这里所提出的问题而言,近来的历史哲学著作中有两种对比鲜明的趋势。一种趋势在柯林武德和保罗·利科那里得到了最好的表达,另一种趋势则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