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教学难点之我见.pdf

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教学难点之我见.pdf

ID:55681333

大小:95.46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5-24

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教学难点之我见.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教学难点之我见.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信息课程教育研究CourseEducationResearch2014年4月下旬刊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教学难点之我见陈宝东(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张甸中心小学江苏泰州225527)【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一O12O一01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中指出:“初步理解分数之几=与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如果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就用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应用分数乘法方程解,设单位⋯1’的量为x,关系式同上。如:练习十二第7题,和加、

2、减法则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合乎逻辑地进行思考,并能清晰(1)冬冬家买来一袋面粉,重25千克。吃了3/5。吃了多少千克?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感受数学(2)冬冬家买来一袋面粉,吃了15千克。正好是这袋面粉的3/5.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这袋面粉重多少千克?(1)中“吃了3/5”,追问一下,吃了谁的3/自觉性。”分数应用题在整个六年级上学期中,占数学内容的36.957学生会说,是吃了一袋面粉的3/5。这样,学生就抓住判断词%,是教材中的数学难点之一。之所以难,

3、原因大致有三条:一是“的”字,找出了一袋面粉的千克数是单位⋯I’的量,是已知的,就这些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对抽象,而且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差捂出了解题方法,一袋面粉的千克数x3/5=吃了的千克数。(2)中异较大;二是对解决问题方法的要求过于机械;三是内容较多,难“正好是这袋面粉的3/5”,同样学生就找到了这袋面粉的千克数点过于集中。我认为,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定能在教学中解决这是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必须用方程解。同样是一袋面粉的千一难点。克十x3/5=吃了的千克数。设这袋面粉的重为x千克.xX3/5=15。一.区

4、别清楚什么是“几分之几”。什么是具体的量就求到了这袋面粉的千克数分数既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几分之几),又能表示具体三.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之上进行再加工的量。在教学中,我发现:分数后面不带单位名称的是表示两个数如“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是把谁平均分成了3份.谁占了之间的关系,即“几分之几”;分数后面有单位名称的表示具体的其中的2份,求出每份数是多少,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一方面量。如:练习十第6题。(1)食堂有3/4吨煤,用去一部份后还剩2/有利于学生联系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意义理解相关的数量关系.5,还剩多少

5、吨?(2)食堂有3/4吨煤,用去2/5吨,还剩多少吨?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深化对分数乘、除法运算意义的理(1)中的“2/5”没有单位名称,是指还剩的煤是食堂原有煤的2/5,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把在此前积累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求还剩多少吨是用“3/4x2/5”。(2)中的2/5后面有单位名称的经验进行有效迁移,从而使解决恩体的思路更加顺畅。“吨”,是指用去的具体的量,求还剩多少吨,是用“3/4-2/5”。学生四.加强辨析。提高分析理解能力分清楚了什么是“几分之几”,什么是具体的量对解决分数应用题运用以上三点

6、做法,加强对不同类型题目的辨析。使学生不有很大的帮助。断提高分析理解能力。如:二.找准单位“1”的量.是解决分数应用题的关键1.男生有24人,是女生的2/3。女生有多少人?解决这一关键,我认为要做好以下三点。2.男生有24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2/3,女生有多少人?1.抓住应用题中带有“几分之几”的这句话.只看“几分之几”3.男生有24人,比女生人数多1/3,女生有多少人?前面的内容,不看“几分之几”后面。学生会做出分析:女生是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用方程解;2.在带有几分之几的这句话中,找出“比”、“是”、“占

7、”、“相当男生是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直接用乘法:女生是单位⋯1’的于”这些词。这些词的后面所表述的量是单位⋯1’的量,“的”的前量.而1/3不是指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3.而是男生比女生多1/面是单位⋯1’的量。3,则是x+1/3x=24。如果没有这些判断词,就要追问一下。是谁的几分之几?这些综上所述,分数应用题虽然是数学中的难点,但是只要做到单位⋯1’的量就自然而然地显示出来了了这几点,有序的进行思考。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了学好数3.单位⋯1’的量找到了.解决分数应用题就水到渠成了。如果学的自觉性,难点就

8、分解了。解决分数问题学生就能得心应手了。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直接用乘法计算,即:单位⋯1’的量×几分黄金分割,“割"出语文课堂真实效——例谈小学语文课时的切割陈雪玲(浙江省临海市杜桥第二小学浙江临海317000)【摘要】当前,活力课堂、智慧课堂等说法言人人殊,但是其目的和指向都非常的一致,那就是有效。而合理地切割课时,安排好课时内容,是取得有效课堂的最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