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光学系统设计实验报告.doc

典型光学系统设计实验报告.doc

ID:55687556

大小:2.03 M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24

典型光学系统设计实验报告.doc_第1页
典型光学系统设计实验报告.doc_第2页
典型光学系统设计实验报告.doc_第3页
典型光学系统设计实验报告.doc_第4页
典型光学系统设计实验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典型光学系统设计实验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2)实验名称:典型光学系统设计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实验地点:座位号:实验时间: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并在导轨和光具座上用透镜自组望远镜和显微镜。2、通过实际测量,了解显微镜的主要光学参量。3、了解视觉放大率的概念并学习期测量方法。二、实验原理:在近轴光束(靠近主光轴且与主光轴的夹角很小的光线)的条件下,薄透镜的成像公式:……(1)(一)凸透镜焦距的测量方法(1)自准法从(1)式可知,当像距时,,即当物体上各点发出的光经透镜后,变为不同方

2、向的平行光时,物距即为透镜的焦距。该方法利用实验装置本身产生平行光,故为自准法,见图(1)。(2)物距像距法由实验分别测出物距u及像距v,利用(1)式,求出焦距:……(2)(3)共轭法(位移法)由图(2)可见,物屏和像屏距离为L(L>4f),凸透镜在、两个位置分别在像屏上成放大和缩小的像,由凸透镜成像公式,成放大的像时,有,成缩小的像时,有,又由于,可得。图(1)图(2)(二)物距像距法测凹透镜焦距将凹透镜与凸透镜组成透镜组,用成像法测凹透镜的焦距。如图(3)所示,先用凸透镜L1使物AB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然后将待测凹透镜L2

3、置于凸透镜L1与像之间,如果(其中为凹透镜焦距),则通过L1的光束经过L2折射后,仍能成一实像。但应注意,对凹透镜L2来讲,为虚物,物距,像距,代入成像公式(1)即能计算出凹透镜焦距。图(3)(三)典型光学系统设计1、开普勒望远镜是由一片长焦距的凸透镜作为物镜,用一短焦距的凸透镜作为目镜组合而成,如下图。远处的物经过物镜在其后焦面附近成一缩小的倒立实像,物镜的像方焦平面与目镜的物方焦平面重合,光学间距为0。在公共焦平面上可置分划板以测量像的尺寸和位置。平行光射入平行光射出。开普勒望远镜可观测到远处倒立的像。2、伽利略望远镜是

4、由一片长焦距的凸透镜作为物镜,用一短焦距的凹透镜作为目镜组合而成,如下图。物镜的像方焦平面与目镜的物方焦平面重合,光学间距为0。平行光射入平行光射出。伽利略望远镜可观测到远处正立的像。3、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特点是物镜的焦距很短。显微镜的原理示意如下图。从图中可见,显微镜由物镜及目镜构成,显微镜的特点是有较大的光学间隔且其物镜的焦距不大,目镜的焦距也比较小。被观测的物体首先经显微镜的物镜放大后其像再经目镜放大以供人眼观察,其成像过程是一个二次成像过程。一、实验仪器:光学导轨、平行光管、标尺、透镜组、白炽灯、光具座、半反半

5、透镜、光屏等。二、实验数据及数据分析处理:(一)测量凸透镜焦距自准法物象法共轭法物透镜物透镜像物透镜透镜像凸透镜27.333.327.335.952.427.336.144.952.8凸透镜27.348.327.354.6144.327.355.87100.4128.7焦距6.05.67.121.020.930.2(二)测量凹透镜焦距物凸透镜凹透镜像像焦距凹透镜27.376.7107.7111.7131.63.43凹透镜27.376.7103.3111.7131.66.48(三)典型光学系统设计1、开普勒望远镜2、伽利略望远

6、镜物物镜目镜物物镜目镜32.356.077.932.365.3113.23、显微镜物物镜像目镜32.365.6118.1122.6一、注意事项:实验使用的仪器种类很多,实验对象大多为玻璃制品,容易碎裂,要特别意爱护,轻拿轻放,切勿手摸镜面。二、思考题:1、用同一台望远镜观测不同距离的物体时,其放大率是否会变化?答:对于无焦系统,改变物距,视放大率不变。物像共面时的视放大率,,物距增大,视放大率减小;物距减小,视放大率增大。2、如何用实验方法使望远镜的物镜的像方焦点与目镜的物方焦点重合?答:先将平行光管置于物镜左侧,右侧放一接

7、收屏P,调节P的位置,使其上出现一个亮点,记下P位置,该处即为。固定接受屏P,在P右侧放置目镜,右侧放置平行光管,调节位置,使P上出现一个亮点,则此时和重合,即和组成无焦系统三、原始数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