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后路长节段固定与短节段固定的临床疗效观察.doc

胸腰椎骨折后路长节段固定与短节段固定的临床疗效观察.doc

ID:55694148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25

胸腰椎骨折后路长节段固定与短节段固定的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1页
胸腰椎骨折后路长节段固定与短节段固定的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2页
胸腰椎骨折后路长节段固定与短节段固定的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3页
胸腰椎骨折后路长节段固定与短节段固定的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胸腰椎骨折后路长节段固定与短节段固定的临床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胸腰椎骨折后路长节段固定与短节段固定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比较胸腰椎骨折后路长节段固定与短节段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5例,采用长节段固定,对照组51例,采用短节段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多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术毕椎体高度恢复百分率、随访时的椎体高度丢失百分率、后凸畸形矫正度、半年后凸畸形加重度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胸腰椎骨折后路长节段固定与短节段固定各有优缺点,长节

2、段固定在避免远期椎体高度丢失方面具有优势,适合LSSS评分>6分、椎体高度40%以下、后凸畸形>30。、椎管占位>1/3、合并有严重神经损伤或进行性加重、年龄较大的患者,短节段固定具有费用低、创伤小的优势,在选择固定方式时应根据具体病情与费用来考虑。关键词:胸腰椎骨折长节段固定短节段固定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190-02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能量损伤病例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胸腰椎骨折病例也越来越多。在治疗方面,业内在手术入路、伤椎植骨、伤椎制钉和采用长节段固定还是短节段固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争议。2010

3、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共采用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76例,其中长节段固定25例,短节段固定51例,现将两组患者的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于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4例,女22例,年龄19-74岁,平均44.3±13.6岁,车祸31例,高处坠落34例,重物砸伤7例,其它4例,按Denis分型,爆裂性骨折50例,压缩型10例,骨折脱位12例,安全带型6例,手术时机为伤后7h〜17d,平均4.7±2.9do根据固定方式的不同,将7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临床资料

4、完整,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在全麻下行后路手术,取俯卧位,在胸部、胸腰段两侧、会阴部垫枕,腹部悬空,复位时抽出胸腰段两侧的垫枕,复位骨折时纵向牵引,结合胸腹部反弓向腹部施压,若复位不成功,则采用椎弓根钉撑开、提拉或压紧及连接棒的扭转与预弯进行复位。以伤椎为中心行后正中入路,显露椎板与相邻椎间关节,C臂X线透视下置入椎弓根螺钉,若采用长节段固定,则固定伤椎上下相邻两节椎体。椎管压迫明显,有严重神经症状的可行椎板切除减压,后将突入骨块复位,同时行椎间融合或横突间植骨。马尾神经外露的,应予以回纳并行硬膜囊修复。常规放置引流管。1.3观察指标。

5、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相关指标。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土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组间差异以P<0.05具统计学意义。2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在术后椎体恢复高度和后凸畸形矫正方面均效果良好,无明显差异,但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见表lo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76例患者中出现断钉1例,为短节段固定病例,出现松动3例,1例长节段固定病例,2例短节段固定病例。从远期伤椎椎体高度丢失与后凸畸形发展来看,对照组患者的椎体高度丢失更加明显,但在后凸畸形加重方面无明显差异。见表2。3讨论胸腰

6、椎骨折应采用长节段固定还是短节段固定一直都存在较大的争议。长节段固定能使载荷分散到多个椎弓根螺钉上,单个螺钉承受的载荷小,在进行复位矫正畸形时,钉棒之间的作用力能较为均匀的分散到多个螺钉上,能有效防止在矫正移位时发生螺钉松动或拔出,有利于骨折与拖尾复位的维持,减少远期椎体高度丢失,从本组研究可见,观察组的松动和椎体高度丢失明显少于对照组。但是长节段固定也会使脊柱丧失一些活动度,加重临近节段的退变。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胸腰椎骨折后路长节段固定与段阶段固定各有优缺点,长节段固定在避免远期椎体高度丢失方面具有优势,适合LSSS评分>6分、椎体高度40%以下、后凸畸形>30。

7、、椎管占位>1/3、合并有严重神经损伤或进行性加重、年龄较大的患者,短节段固定则具有费用低、创伤小的优势。因此,在选择固定方式时应根据具体病情与费用综合考虑。参考文献[1]赵刘军,柴波,徐荣明,马维虎,阮永平,应启迩,曹进.前路减压重建治疗前中柱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J].中国骨伤,2008,21(01):10-12[2]朱剑,杨惠林,叶峥,何双健,居建文,汤凌.后路复位与长节段固定治疗严重骨折-脱位型腰椎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04):320-322[3]李禾,邢更彦,杨传铎,张新宇,姜川,吴奋起,白晓东,高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