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28例临床分析.doc

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28例临床分析.doc

ID:55694461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5-25

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28例临床分析.doc_第1页
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28例临床分析.doc_第2页
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28例临床分析.doc_第3页
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28例临床分析.doc_第4页
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28例临床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28例临床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28例临床分析【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炎腹膜炎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进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腹膜透析不能维持的最常见原因,最终可导致患者退出腹膜透析治疗。虽然各腹膜透析中心CAPD患者腹膜炎的发生率不同,但总体发生率仍在1.1~1.3次/(患者•年)。近年来随着自动化腹膜透析的开展,导管连接系统的改良,消毒措施和无菌操作技术的不断改进,腹膜炎发生率已降至1次/(2~3患者•年)[1]。作者自2006年7月至2008年10月对本科28例尿毒症患者接受CAPD治疗并发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情况、原因

2、,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患者中男17例,女11例;平均年龄(56±7.1)岁。其原发病分别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1例、糖尿病肾病9例、高血压肾病5例、梗阻性肾病、Alport综合征、多囊肾各1例。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按照1987年全国血液净化会议提出的CAPD并发感染性腹膜炎的诊断标准:(1)有腹膜炎症状和体征;(2)腹透液混浊,白细胞计数>100个/mm3,中性粒细胞比例>50%;(3)腹透液细菌涂片、培养阳性,真菌性腹膜炎必须找到真菌方可成立诊断。符合上述3条中2条可确诊,具有任何1条者为疑诊。1.2腹膜透析相关性

3、腹膜炎影响因素分析观察指标:(1)腹膜炎的发生率;(2)通过询问病史及检查患者的操作,了解腹膜炎发生的原因;(3)腹膜炎的发生与患者原发病的关系;(4)患者的营养状况,主要指标Hb及血清白蛋白(Alb),家居环境,文化程度;(5)细菌学培养结果及药敏。1-3腹膜透析方法及腹膜透析液28例患者采用CAPD,交换透析液4〜5次/d,透析液白天在腹腔内留置4~5h,晚上留置10-12h;使用美国百特公司生产的可弃式型管路(Ultrabag)及腹膜透析液(含1.5%.2.5%.4.5%葡萄糖,每袋2000ml)o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

4、件包,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腹膜炎发生情况及细菌学培养的结果发生腹膜炎13例,接受CAPD治疗的平均时间为(18.2±3.3)个月,13例腹膜炎患者透析液培养阳性7例、其中革兰阳性球菌4例、革兰阴性杆菌2例、真菌1例。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头抱哇琳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对氨基糖式类、碳烯类敏感。2.2发生腹膜炎原因分析腹膜炎患者操作不规范(个人卫生情况欠佳、换液操作时未洗手、未戴口罩、灌液前未冲洗导管、未更换新管碘伏帽、操作过程中连接系统脱离、操作时开窗等)9例、便秘腹泻2例、腹膜透析液污染1例、

5、进液前发现腹透液外袋破裂、近期使用免疫抑制剂1例。2.3原发疾病与腹膜炎发生的关系糖尿病患者腹膜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13例腹膜炎患者的原发疾病分别为糖尿病肾病7例、慢性肾炎4例、高血压肾病2例。2-4发生腹膜炎与Hb和Alb的关系CAPD感染性腹膜炎尚与Hb和Alb的水平有关,Hb<8g/L,Alb<28g/L易引起腹膜炎,Hb<8g/L的16例CAPD患者中有7例发生腹膜炎;Hb>8g/L的12例CAPD患者中有2例发生腹膜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oAlb<28g/L的11例CAPD患者中有6例发生腹膜炎;Alb>28g/

6、L的17例CAPD患者中有2例发生腹膜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V0.01)。3讨论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与血液透析相比较有诸多的优越性,但感染性腹膜炎仍是腹膜透析最重要的并发症,是导致腹膜透析不能维持和患者退出治疗的常见原因[1]。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发生腹膜炎的感染途径有外源性感染(导管连接或腹膜透析管在拆接时发生污染,透析管出口处与隧道感染与输液系统污染或破损导致细菌侵入);内源性感染(因腹泻、便秘时肠道细菌透过肠壁进入);血源性感染及逆行感染[2]。CAPD感染性腹膜炎除致病微生物毒力因素外,因尿毒症

7、和非生理性透析液,对腹腔防御系统的负性作用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亦是导致感染性腹膜炎发生的重要原因。此外CAPD腹腔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CAPD患者的营养状况佳,家居环境好,文化程度高不易发生感染性腹膜炎;CAPD患者如伴糖尿病易导致感染性腹膜炎的发生。本组致病菌中以革兰阳性菌为主,腹透液细菌学检查为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但目前培养阳性率并不高,一方面与患者在细菌培养检查前已使用抗生素有关,另一方面与透析液的稀释及培养技术有关。国际腹膜透析学会认为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而言,其培养的阳性率应〉80%[3],故关键性环节是血培养技术的应用。一旦

8、考虑患者出现腹膜炎,在留取标本后应立即开始抗感染治疗。在腹膜炎的抗生素初始治疗,应采取倒阶梯的治疗方式,即使用广谱强效的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