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物教学与观察能力的培养(钟英兰).doc

论生物教学与观察能力的培养(钟英兰).doc

ID:55696327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25

论生物教学与观察能力的培养(钟英兰).doc_第1页
论生物教学与观察能力的培养(钟英兰).doc_第2页
论生物教学与观察能力的培养(钟英兰).doc_第3页
论生物教学与观察能力的培养(钟英兰).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生物教学与观察能力的培养(钟英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生物教学与观察能力的培养佛山市禅城区吉利中学钟英兰【摘要】文章主要探讨初中生物教学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关系。力图通过课堂生物教学和生物实验,达到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目的。【关键词】教学实验观察观察是我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观察在生命科学研究上具有重大作用,许多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规律都是由生物学家通过观察发现的。奥地利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观察杂交豌豆后代的性状,发现了遗传规律,并创立了遗传学;荷兰德尔夫特市的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池塘水,发现了微生物世界;英国皇家学会的实验管理员胡克受列文虎克的影响,在显微镜下观察软木切片,发现了细胞。可见,观察

2、是研究科学的最基本方法。青霉素的发现者弗来明,他曾谦虚地说:“我的唯一功劳是没有忽视观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因此,进行生物学研究必然离不开观察。同时,观察能力又是学习生物知识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是进行思维加工的前提,是发展学生记忆能力和想像能力的基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生物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课堂教学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1.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挂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挂图是生物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具,它和教材中的插图都是根据教材的主要内容或者难点而绘制的,具有紧密配合教材、生动、形象、可视性强的特点。例如:在“昆虫的发育”一节中,课本上

3、引用了“家蚕发育过程”的各个时期的插图,并且不按照正确的顺序,其目的是为了利用插图让学生去观察、思考,从而排列出家蚕发育过程的正确顺序。接着又让学生观察“蝗虫的发育过程”图,对比两种昆虫发育过程的相同之处和不同处,老师接着小结并启发引出两个重要的概念: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最后让学生思考、探讨自然界中常见的昆虫(根据平时的观察)该属于哪一类,学生们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再一次将课堂推向高潮,也激励了同学们爱科学、善于观察的热情。这种由学生自己观察——讲述——老师总结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表述能力是非常有效的。由此可见,使用挂图和插图进行教学,可

4、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通过视听感官与大脑思维的积极协调活动,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不仅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教材,提高学习兴趣,也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判断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1.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演示实验是一种加深学生感性认识的直观教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时,首先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观察:边讲边观察,先讲后观察,先观察后讨论、总结等。学生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对事物现象有感性的认识,才能透过表面认识事物的本质,为掌握教材内容打下坚实基础。观察是正确思维的基础,深入观察更需要思维的指导,两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5、在做演示实验“胆汁对花生油的乳化作用”时,我首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往两支同样注入1毫升花生油的试管分别滴入5滴清水和5滴胆汁,结=i果会是怎样呢?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猜想,强烈的求知欲激了发观察的兴趣,这样的观察必定是最专注、最细致的。观察后,再让学生去归纳小结。实验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每一个细微的变化,进行对比后再去作恰当的结论。这样,就使学生的感性认知和理性认识紧密地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了观察能力。再如:'发酵作用"这一演示实验,要求学生观察的是实验的全过程。所以老师在演示时,操作一定要规范、准确,同时提醒学生观察时力求认真细致。老师在

6、进行每一步操作时,最好边讲解,边演示,边提示观察,让学生看清整个实验过程,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观察起来就更加细微、有趣了。另外,不要单单为了看到一些现象而观察,更重要的是在观察中发现更多的问题,思考更多的问题。Si我在进行这一实验时,首先按照实验要求完成了一遍,让学生看清糖水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分解、放出的气体使气球膨胀。紧接着提出假设:如果增加了糖或增加了酵母粉的量,气球会不会胀得更快更大呢?再加上摇晃又是怎样的现象呢?循序渐进,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然后再观察,再去发现更多的问题。(-)生物实验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在生物实验中,学生要通过视、听、嗅、触

7、、味,全面观察动植物和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因此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主要途径。1、围绕实验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的定向性实验中观察要有一定的目的,只有有目的的观察,才能做到深入细致、有效。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围绕实验目的,积极运用心理学中的“注意”规律,把学生的观察活动引向正确轨道。“注意”是心理活动对客观研究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培养观察的定向性就是要强化有意注意,以消除无意注意的影响,使观察有明确的目的。例如:练习使用显微镜和观察植物细胞两个实验,要想观察到植物细胞的各部分结构,首先要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而不少的同学一来到实验室,就急于求成,马上想用

8、显微镜来观察一些微小的东西,结果反而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