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教育的校本实践与思考.doc

通用技术教育的校本实践与思考.doc

ID:55697398

大小:4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25

通用技术教育的校本实践与思考.doc_第1页
通用技术教育的校本实践与思考.doc_第2页
通用技术教育的校本实践与思考.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通用技术教育的校本实践与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通用技术教育的校本实践与思考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陶锡泉新课程在我们江苏省实施己有三个年头了,通用技术作为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在我校开设后已有四届学生,其中一届学生已毕业进入高校学习。四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和其他兄弟省市的学校一样,紧紧抓住新课程标准,摸索着前进,取得了一些可取的经验,木文主要谈谈我校四年来通用技术教有的做法及以后努力的方向,以次与技术教育的同行共享与商榷。一、针对技术教育师资问题加强培训技术教育作为一个必修领域进入中学课堂,这在我国还是首次。通用技术教育更是新课改的亮点之一,但更是实施的一个难点。和传统的劳技教育相比,通用技术在教育目

2、标、教育内容和教有理念等各个方面,都是全新的。与此相适应的作为通用技术教育.的老师就应该掌握全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我校和其他学校一样面临着师资紧缺的挑战。抓住开设新课程的有利时机,对任志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具备技术素养的老师进行培训,使他们初步掌握新课程特别是通用技术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培训分三个层次,一是省级培训,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培训并取得新课程培训合格证;二是市级培训,全体通用技术老师参加市举办的新课程培训班学习,要求人人持培训合格证上岗;三是校本培训,培训方式一是以教研组为单位利用每二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针对教学实际问题

3、学习课程标准;二是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以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方式,探索通用技术课的教学规律。通过培训学习,初步解决了三方面的问题:1、提高认识,明确使命,增强责任感;2、树立理想,坚定信心,增强光荣感;3、彰显智慧,奋发有为,克服畏惧感。二、开发教育资源,建构有特色的技术教育环境普通高中技术教育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与过去的劳技教育相比教育理念有很大的变化,因此教育的方法、内容和手段也应有全新的改变,这就要求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资源。我校从一开始就比较重视这一问题,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入手。1、因地制宜,利用学校所处的环境资源:学校要充

4、分认识学校周围环境的价值。如地处无锡高新技术开发区,区内聚集了诸如尚德太阳能光伏电力、海力士等代表当今世界先进制造业水平的企业;无锡又是全国现代工商业发祥地、历史文化名城;我校的所在地又是江南第一古镇,是江南文明的发祥地。学校的社会、科技、文化资源很丰富,我们积极利用这种有利条件,与省重点中学的丰富人脉资源结合,建立校外技术教育基地,一方面定期或不定期地让学生到基地参观考察,另一方面清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讲座,通过这些让学生了解技术、社会的发展和感受新技术的魅力。2、充分挖掘校内资源:首先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我校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被江苏

5、省命名为劳技教育先进学校,有比较丰富的劳技教育资源,如电了、钳工操作实践室等,我们依据通用技术教育要求加以改进、补充和完善。其次根据需要添置,针对通用技术教育加重了技术设计的比重,我们购置了小车床、钻铁床和激光雕刻机等方便学生实现设计理念的设备。3、发挥任课老师的积极性努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首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案例,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其加工成图片、动画等素材;利用当地先进的生产、制造基地拍摄后制成视频;利用互联网,在不侵犯著作权的前提下下载图片、视频,制作成能体现木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的技术教育素材。三、今后的努力方向通用技术教育在我校开设已有

6、三个年头,三年来的实践给我们一些经验和教训。为了技术教疗更有效,我们想从以下一些方面做出努力。1、不断完善、优化教育资源:首先优化硬件设施,我们理解技术教育虽然不能等同于劳技教育,但就其实践操作能力培养这一点是相通的,学生学会基木工具的使用还是必要的。但是这次课程改革初中、小学没有技术课。因此,我校在技术实践室增加每生一套基本工具。将原有的设备、设施调整优化,建设两个技术教育专用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课桌安排应方便学生小组学习)、两个技术实践室(配备基木工具、操作台、车床、钻床、钻饨床沙轮机等)、一个技术设计室(配备基木画图工具、电脑、激光

7、雕刻机、快速成型机等)。另外还将建设一个机器人工作室,以满足有爱好、有特长的学生学习需求。其次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努力把整个学校变成学生可参与的技术学习和体悟的空间。2、优化教育内容、手段和方法:依据我校及周边环境的特点,在技术教育标准的大框架下,优化教学内容。如人类目前面临挑战之是能源问题,我们学校周边又分布了很多的光伏组件生产及应用企业和风电企业。我们将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条件,争取社会支援将新能源作为技术教育的有效载体。教学方法将改变以往学生活动不足的状况,加大学生体悟和实践的力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