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沱大桥健康监测方案(最终).doc

李家沱大桥健康监测方案(最终).doc

ID:55708477

大小:4.49 MB

页数:57页

时间:2020-05-26

李家沱大桥健康监测方案(最终).doc_第1页
李家沱大桥健康监测方案(最终).doc_第2页
李家沱大桥健康监测方案(最终).doc_第3页
李家沱大桥健康监测方案(最终).doc_第4页
李家沱大桥健康监测方案(最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家沱大桥健康监测方案(最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重庆李家沱长江大桥长期健康监测方案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5月目录一、项目概况及意义11.1大桥工程概况及现状11.1.1工程概况11.2本桥健康监测的意义及必要性31.3本桥健康监测的难点6二、大桥健康监测系统总体设计72.1设计原则72.2系统功能总框架82.3系统硬件总框架9三、健康监测范围103.1实时监测范围103.2定期监测范围10四、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114.1监测方案的特殊要求114.2桥梁位移变形监测124.3主梁、索塔控制截面应力监测164.4温度监测194.5大桥结构动力特性监测204.6斜拉索索力监测234.7风速风向监测254.8定期监测264.9全桥传感器测点布设情况

2、汇总29五、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控制子系统315.1数据采集子系统315.2数据传输子系统335.3数据处理和控制子系统34六、系统软件的设计366.1数据采集管理系统366.2结构监测信息管理系统376.3数据库管理系统38七、结构健康评估397.1总体设计397.2李家沱长江大桥评估模型40八、系统运行管理及人员培训458.1系统管理458.2人员培训45九、现有工作基础47十、技术、经济效益、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前景4910.1技术、经济效益分析4910.2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前景49十一、计划实施年限、经费概算与资金筹措5111.1年度计划5111.2人员组成5111.3经费概算52一、项目

3、概况及意义1.1大桥工程概况及现状1.1.1工程概况重庆李家沱长江大桥位于重庆市西郊九龙坡地区,大桥南岸为李家沱工业区,北岸为九龙坡区。主孔全长1288m,跨径组合为:过渡孔(53m)+主孔(169m+444m+169m)+过渡孔(53m)+南引桥(8x50m),桥面宽度为4车道(中间设置分隔带),宽24m。图1.1重庆李家沱长江大桥全景该桥结构体系为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塔、墩固结。主梁为纵向悬浮体系,塔梁交叉处设置横向限位装置,在过渡孔与北台及南引桥结合处设置大位移量伸缩缝。主梁采用扁平的实心双主梁断面,主梁肋高2.5m,宽1.7m。横梁间距为4.5m,设置横向预应力钢束。主梁在中

4、跨的中间部分及边跨的部分区段设置有纵向预应力钢束,采用OVM锚具及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主塔呈花瓶形,塔全高141.5m,塔身为矩形空心断面。拉索采用扇形双索面布置,梁上索距为9m,在塔上采用不等距排列,索距1.5~1.6m。每个索面中有24对斜拉索。锚具采用LM7型冷铸锚锚具。主桥两个主墩基础根据地形及地质条件并结合施工难易程度作了不同的处理。2#墩采用Φ2.6~3.2m的变截面挖孔桩基础,3#墩采用沉井基础。该桥于1991年开始施工,1997年建成通车。1.1.2大桥现状1997年建成通车后,发现在中跨主梁和主塔斜拉索锚固区出现了大量裂缝。当时,业主委托西南交通大学对全桥的裂缝进行了普查及成

5、因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主梁裂缝数量大。主要集中分布在2号墩16号锚箱至3号墩16号锚箱之间约150m长度的中跨梁段,且主要分布在主梁底面及其内侧面上。裂缝走向以沿桥跨纵向为主。裂缝在侧面上的分布主要集中在自梁底面往上0.20~1.20m的高度范围内,梁体底面裂缝分布主要集中在锚箱两侧。主梁侧面裂缝深度大多在30~60mm之间,最大深度97mm,间距大多在0.15~0.45m之间,最大宽度0.90mm;主梁底面裂缝深度大多在20~40mm之间,最大深度91mm,间距大多在0.10~0.35mm之间,最大宽度0.56mm。(2)少数主梁节段梁底面的侧面上存在横向和竖向裂缝。裂缝宽度多在0.1

6、0mm以下,最大为0.13mm;裂缝深度一般在20~50mm范围。从裂缝形态上看,此类裂缝属于混凝土收缩裂缝。(3)横隔板及顶板裂缝主要集中在中跨2号墩侧C27~C31、C38~C39、C41~C43和3号墩侧C39~C41横隔板及其附近顶板上。裂缝多分布在横隔板与顶板之间的梗肋部位,并沿梗肋向顶板延伸。其它部位裂缝较少。横隔板裂缝方向以竖向为主,在横隔板与主梁结合部位有一些呈45度走向的斜裂缝;而顶板上的裂缝多为顺桥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很少。裂缝宽度多数在0.10~0.30mm之间,最大为0.65mm。横隔板裂缝长度多数不超过1m,最长为1.10m。(4)2号墩上游塔柱裂缝主要集中在17~24

7、号锚箱之间的区段,其它3个塔柱裂缝主要集中在20~24号锚箱之间的区段,裂缝基本上呈水平走向。在3号墩下游塔柱24号锚箱上侧,出现最长裂缝约15m。3号墩下游塔柱西南角南面裂缝深度多在30~60mm之间,最大深度64mm;其它位置的裂缝深度多在20~40mm之间。(5)主梁和桥塔混凝土裂缝为非结构性受力裂缝。(6)既有裂缝不会影响桥梁目前的正常运营。(7)考虑到梁体混凝土裂缝的数量、宽度、深度等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