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的调查报告.doc

关于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的调查报告.doc

ID:55710484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26

关于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的调查报告.doc_第1页
关于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的调查报告.doc_第2页
关于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的调查报告.doc_第3页
关于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的调查报告.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的调查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的调查报告中国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从“人民公社”“吃大锅饭”的社会走到了一个开放、发展、充满竞争的社会,同时也带来了开放社会中所固有的矛盾,广大人民群众己经明显感觉和意识到了贫富差距的存在及其严重性。在我国现阶段存在着较多类型的贫富差距。主要有城乡贫富差距、东西贫富差距、群众性贫富差距、政策性贫富差距等。其中城乡贫富差距是一个综合性的贫富差距。它综合地反映出我国贫富差距的深层次原因。一、贫富差距形成原因分析(一)不同行业的职•工收入差距较大。2010年我市在岗职工工资人均19080元,而全市机关单位年平均工资为2.6万元,事业单位为2.7万元,企业为1

2、.6-1.7万元,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均工资相差1万元以上。从各个企业看,2005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企业达8.7万元以上,最少的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仅有5000〜6000元有80%以上的企业平均工资在1.5万元以下,最高的是最低的14〜15倍;一些垄断或特殊行业人均工资也在4〜5万元,是最低企业职工工资的8〜10倍。(二)不同职业的收入相差悬殊。就职业而言,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管理者阶层收入大大高于一般职工收入,尤其是企业在体制改革,走向市场后,打破了传统的收入分配机制,完金以市场为导向,企业的分配机制产生了重大的倾斜,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阶层的收入是普通劳动者收入

3、的20〜50倍,造成了收入分配的巨大差距。另外,部分改制企业过分追求自身利益,不为企业职工缴纳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有的即使缴纳也数额很低,仅仅限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造成了部分职工在岗期间收入低,到退休之时养老金无保障的局面,使收入差距的时期进一步延长。由于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乡村企业、私营企业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更是无从谈起,从长远来说加剧了企业职工、农民工和企业经营管理阶层的收入分配矛盾。(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比例逐步扩大。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账面上为3.53:1,我市为2:1,但实际情况与帐面上的比例有很大的出入。近儿年,国家连续出台了关于

4、“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粮食直补、减免农业税和特产税,为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农民收入增幅仍然低于城市居民。2003〜2005年,我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3%,低于城镇居民1.8个百分点。去年我市农民人均收入中实物性收入占到40%,用于购买商品、服务的货币不足3200多元,平均每月260元左右。这260元中,还有25%以上用于第二年扩大再生产的开支,如买种子、农药、化肥、柴油等,农民每月真正能用作商品性消费的货币收入为195元左右,城市居民的货币收入平均每月670多元,城乡差距为3.44:1左右;而城市居民收入中还有一部分

5、并没有纳入统计范围,如各种各样的隐性福利、住房、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若将城市居民的一些隐性福利、优惠折算成收入,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达到6:1,我市也在5:1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扩大,并且这种扩大趋势仍处在“U”字型的上升期。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长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社会财富的分配向社会原始收入倾斜。2009〜2010年,我市GDP年均增长19.9%,高于城、乡居民收入8.8和10.6个百分点。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和居民收入均大幅度增长,但就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而言,财政收入提高的幅度大大高于居民收入提高的幅度。近三年来,我市地方财政收入每年都以37.

6、9%的速度增长,2010年增幅达到了42.3%,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平均增幅为11.1%和9.3%,最高年份也只有14.2%,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形成巨大的反差。财政收入与居民收入在社会财富分配中形成此消彼长的关系,财政收入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了一般居民收入的增长。(四)乡村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数量少,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已成为历史的必然。但由于我市乡村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缓慢,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对劳动力的需求受到了限制,就业渠道狭窄,致使部分城镇职工失业,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从第一产业中走出来,影响

7、了部分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五)存有一定的投机行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但有些先富起来的人不是通过个人诚实劳动,而是靠现有的资源支持,靠社会的周围环境和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谋取暴利,从而得到了丰厚的收入,这部分人的巨额收入造成了社会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由此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和腐败现象。这部分人的收入与普通劳动者的差距是无法相比的。另外,劳动者素质的高低也是影响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后,我想谈谈解决贫富差距的方法。我以为解决贫富差距的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