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护理.doc

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护理.doc

ID:55714574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26

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护理.doc_第1页
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护理.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护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护理作者:张维霞,赵彩萍单位:750004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肾脏内科(银川)【摘要】目的: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临床分析,采取相应的治疗及预防护理,降低感染率,缩短住院口,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顾性分析患者的感染部位、相关因素、病原菌种类,根据不同原因实施相应的预防、治疗及护理。结果:45例发生感染58例次,肺部感染最常见(32.8%),其次为泌尿道感染(24.1%)、血管通路感染(17.2%)、腹膜炎(13.8%)。病原菌依次为革兰阴性杆菌(21.7%)、革兰阳性球菌(1

2、9.6%)、真菌(6.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发生率高,积极控制原发病,改善营养状况,有助于预防及治疗感染,缩短住院日,降低死亡率。【关键词】血液透析感染分析预防护理临床资料2007年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95例,发生感染者45例,其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17〜75岁。原发病:慢性肾炎14例、糖尿病12例、高血压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9例、慢性间质性肾炎3例、多囊肾1例。肺部感染:肺部感染的高发率与尿毒症患者透析不充分、反复帅水肿、免疫功能减退及尿毒症肺损害、左心功能不全肺瘀血、患者体弱卧床不易咯痰等有关

3、。尿路感染:多发生在糖尿病及女性患者,山于肾功能下降,透析期间尿量明显减少,尿路冲洗作用减弱,成为发生尿路感染的重要原因[1]。其次,山于女性尿道口距肛门、阴道距离近、尿道短等生理特点及糖尿病病人尿糖高等,均易造成尿路感染。血管通路感染:血管通路感染是造成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最高,绝大多数致病菌为葡萄球菌,这些患者的死亡率(8%〜25%)及感染复发率(14.5%〜44%)均高[2]。主要山于穿刺、插管等侵入性操作、无菌操作不严格等原因造成。腹膜炎:合并腹水时更易发生,主要因

4、机体免疫力下降,肠道粘膜水肿,通透性增加,屏障作用减弱,细菌经肠壁或血路、淋巴管向腹腔渗透;腹腔穿刺放腹水时发生率明显升高。本组发生腹膜炎均有腹水。肠道感染: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营养不良、肠道粘膜水肿、饮食不当极易发生肠道感染。皮肤感染:病人的皮肤干燥、苍白、无光泽,灰黄色,尿素霜沉积于干燥的皮联,常有严重的瘙痒现象,使病人感到烦躁,不断的抓、挠,使皮肤破损,正常的屏障保护作用消失;加之抵抗力低下、营养不度、长期卧床等使皮肤长期受压,容易发生褥疮,造成皮肤感染。特别是糖尿病、水肿病人极易感染,且感染灶不易愈合

5、。预防及护理肺部感染:透析时适当加强超滤,减少容量负荷,可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对长期卧床病人,应加强基础护理,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拍背,指导有效咳痰。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紫外线消毒。室内温度保持在18〜20C,湿度50%〜60%o保持口腔清洁,吸氧装置每日更换。如发生感染,应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尿路感染:透析时应避免过多超滤,保证尿路冲刷作用,更不宜盲目导尿。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内裤。不易憋尿。如发生感染,应根据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血管通路感染:尽早建立自体动■静脉内

6、痿,减少静脉导管使用率。穿刺、插管、透析时应严格无茜操作,透析完毕静脉导管末端用无菌敷料包裹并妥善固定。专管专用,禁止抽血、输液、输血等操作,避免医源性感染。保持局部皮肤及敷料清洁干燥,如有污染应及时消毒、更换敷料。严密观察导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热、痛及脓性分泌物感染迹象。血管通路感染发生后,如果局部出现脓性分泌物,或患者出现寒战、高热,或血培养阳性,皆应及时拔管。拔管后应留取管尖附着物或液体进行细幽培养及药敏试验。若血管通路局部己形成脓肿,拔管后还应行切开引流。患者应接受抗生素治疗,首选抗G球曲药物,而后

7、可根据细茜培养约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整。腹膜炎:对于合并腹水患者应加强透析超滤,减少腹水,尽量避免穿刺放腹水。山于患者营养不良,食欲差,可适当静脉补充白蛋白。一旦发生腹膜炎,应选择有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鼓励患者少量多餐,加强营养。肠道感染:注意饮食卫生。选择低盐、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饮食。忌食生、冷、硬、刺激性饮食。如发生感染,应作大便培养,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并静脉补充营养。皮肤感染:保持皮联清洁干燥,勤换内衣。指导病人着宽松、柔软棉质衣物,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经常变换体位,防止压伤、擦伤。对长期卧床的病

8、人,要协助翻身,防止局部持续受压而发生褥疮。注意剪短指甲,防止抓伤皮肤。严重瘙痒的病人,应根据情况给予炉甘石制剂涂擦。病人发热时禁用酒精擦浴,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对于有皮肤破损或感染的病人,可考虑局部使用垫圈,每日换药,理疗,促进创面愈合。结果感染部位分析:45例共发生感染58例次,其中肺部感染19例次(32.8%)、泌尿道感染14例次(24.1%)血管通路感染10例次(17.2%)、腹膜炎8例次(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