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版唐诗宋词选读“龙腾虎掷”的稼轩词资料.ppt

语文苏版唐诗宋词选读“龙腾虎掷”的稼轩词资料.ppt

ID:55731033

大小:1.48 M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6-02

语文苏版唐诗宋词选读“龙腾虎掷”的稼轩词资料.ppt_第1页
语文苏版唐诗宋词选读“龙腾虎掷”的稼轩词资料.ppt_第2页
语文苏版唐诗宋词选读“龙腾虎掷”的稼轩词资料.ppt_第3页
语文苏版唐诗宋词选读“龙腾虎掷”的稼轩词资料.ppt_第4页
语文苏版唐诗宋词选读“龙腾虎掷”的稼轩词资料.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苏版唐诗宋词选读“龙腾虎掷”的稼轩词资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苏版唐诗宋词选读2教学目标1.了解辛弃疾的有关事迹。2.初步体会辛弃疾词沉雄豪壮的风格。3.能够初步分析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3宋词是我国在宋代兴盛的文体样式,它以它的独特的魅力影响着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宋词的创作中,成就最高的作家要算得上被世人称为“词中之龙”的辛弃疾,他的词被世人称为“龙腾虎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龙腾虎掷”的稼轩词。4辛弃疾(1140—1207),字,号,济南历城人。抗金英雄,南宋著名词人。艺术风格以为主,与苏轼并称为“”,传世词有600多首,皆冠两宋。其词抒发,倾诉的悲愤,乃“”。作者简介幼安稼轩强烈的爱国热情壮志难酬豪放苏辛人中

2、之杰,词中之龙51161年,金主完颜亮发兵四十万南侵,中原人民纷纷起义。辛弃疾组织了两千多人的队伍,在济南南部山区起义。后率部参加耿京的起义军,任掌书记。辛弃疾还介绍义瑞和尚的一千多人的起义队伍加入天平军,但义瑞却在一个晚上窃印逃跑。耿京大怒,要杀辛弃疾。辛弃疾要求期限三天,捉拿义瑞,如捉不到,情愿抵罪。他赶紧追去,最后果然斩首回报。61162年,耿京派遣贾瑞、辛弃疾奉表谒见宋高宗,辛弃疾被任命为右承务郎。他们回山东的途中,忽然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国安等人杀害。7在辛弃疾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始终存在着对金妥协屈服和坚决抗金收复中原的所谓“和战之争”。辛弃疾是坚定的主战派,

3、他有出将人相之才,智勇兼备。他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抗金复国之志,始终如一。但偏安的南宋小朝廷长期都是由主和派把持朝政。对主战派多般排挤打击,对辛弃疾这样的爱国志士,始终都不敢放手使用,使他怀抱利器,一生不得重用,抱憾而终。8辛弃疾到南方后,先任江阴签判,1165年他向宋孝宗进呈《美芹十论》,详细分析了敌情以及宋军收复中原的战略。后被派任建康通判。后知滁州,历任江西提点刑狱、加秘阁修撰,湖北、湖南转运副使,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后落职,闲居上饶十年。淳熙十四年(1187),又被起任福建提点刑狱,代理安抚使。后又被谏官弹劾罢官,回上饶,徙居铅山。一住八年,直到宋宁

4、宗嘉泰二年(1203),被起用为绍兴府知州,兼浙东安抚使,知镇江府。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回到铅山,九月病卒。9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代表,是两宋豪放词派的代表,是宋词的集大成者。有《稼轩长短句》四卷。他流传至今的词作计有620多首,数量居两宋词家之冠。他的词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风格,把爱国词的创作推向顶峰。他的词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充满着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同时辛弃疾也吸取婉约词的蕴藉细腻的长处,兼容众体,吸取各家之长。在以豪雄英伟之气为主调的同时,也不乏妩媚、清丽、委婉之作,兼有俚俗幽默之调,形成以豪放沉郁为主调的多样化的艺术风格。“足以领袖一代,雄视百

5、家”。其词10登建康赏心亭水龙吟南宋辛弃疾1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2整体感知,了解词意楚地的天空,千里弥漫着清爽的秋气,江河水流向天边,秋色天际。远望遥远的山岭,有如插着玉簪的螺髻,向人们呈献愁恨。流落江南的游子。在落日的时候,在失群孤雁的哀鸣声中,站在楼上瞭望。把宝刀吴钩看完,把栏干拍遍,但没有人领会,我登临楼台的用意

6、。不要说鲈鱼正好可以切碎煮熟品尝,秋风吹遍大地,张季鹰怎么还没有回乡?如果只想像许汜一样,买田置屋,怕会羞于看见才气横溢的刘备。可惜年华如水流去,忧愁风雨,树木犹如此。请谁唤来身穿鲜丽衣服的美女拿着红巾,揩拭英雄流下的眼泪?13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作者在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任上。这时他南渡已十二年之久,尚未得到北伐抗敌的机会。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写作背景14词常见的结构模式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写了哪些景?江月、山景、落日、断鸿、

7、游子等15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⑴词人由水写到山,有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劲。16⑵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那么诗人愁恨为何,又因何而至?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诗人借远山之献供,尽情抒发内心担负。17“落日”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