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梁、柱配筋.ppt

总结梁、柱配筋.ppt

ID:55745962

大小:512.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20-06-02

总结梁、柱配筋.ppt_第1页
总结梁、柱配筋.ppt_第2页
总结梁、柱配筋.ppt_第3页
总结梁、柱配筋.ppt_第4页
总结梁、柱配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总结梁、柱配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框架梁、柱配筋与绘图一、规范中有关梁的构造要求二、规范中有关柱的构造要求三、其他问题一、规范中有关梁的构造要求1、《砼规》(GB50010-2010,下同)9.2.1条梁纵筋间距。新增:在梁的配筋密集区域宜采用并筋的配筋形式。(参见11G101-1第56页)一、规范中有关梁的构造要求2、《砼规》9.2.5条梁受扭纵筋最小配筋率:《砼规》9.2.10弯剪扭构件箍筋的配筋率:《高规》(JGJ3-2010,下同)6.3.4第5款新增梁受弯、剪、扭作用时箍筋和抗扭纵筋最小配筋率的要求:注(1)受扭箍筋沿截面周边布置;当采用复合箍筋时,位于截面内部的箍筋不应计入受扭所需的箍筋面积;一、规范中有关梁的构造

2、要求注(2)受扭纵筋布置在梁截面四角以及沿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3)在弯剪扭构件中,配置在截面弯曲受拉边的纵向受力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按受弯构件手拉钢筋最小配筋率计算的钢筋截面面积与按本条受扭纵向钢筋配筋率计算并分配到弯曲受拉边的钢筋截面面积之和。一、规范中有关梁的构造要求3、《砼规》9.2.6:当梁端按简支计算但实际受到部分约束时,应在支座区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1/4,且不应少于2根。一、规范中有关梁的构造要求注(1)一般情况下,当梁端与其支座整浇时,可界定为“梁端实际受到部分约束”的情况;(2)应注意规范规定的是梁跨中“计算

3、所需截面面积”,而不是实际配筋面积,铰接端梁顶配筋时应注意剔除因构件的挠度裂缝控制等其他因素导致的梁跨中纵向钢筋的增加部分,只考虑其中的强度计算钢筋面积。一、规范中有关梁的构造要求4、《砼规》表9.2.9梁中箍筋最大间距注:次梁高≤300时,可简单地取箍筋间距不大于150mm一、规范中有关梁的构造要求5、《砼规》9.2.11附加横向钢筋(附加箍筋、附加吊筋)注(1)工程中可偏安全地将主次梁节点处均设置附加箍筋(梁平法施工图说明);(2)十字梁、井字梁(梁高相等)两个方向均设置附加箍筋;一、规范中有关梁的构造要求注(3)注意仔细复核按说明设置的附加箍筋能否足够承受主次梁节点处的剪力设计值;若不能

4、,应修改附加箍筋或另外增设附加吊筋。(4)托柱梁不必设置附加横向钢筋(箍筋、吊筋)。设附加横向钢筋的目的是将集中荷载传递到梁的受压区,因梁上柱已直接落在梁的受压区,因此没必要再设附加横向钢筋。一、规范中有关梁的构造要求6、《砼规》9.2.13:梁的腹板高度hw不小于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但当梁宽较大时可以适当放松。一、规范中有关梁的构造要求注(1)腹板高度: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h0;T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减去翼缘高度;工形截面取腹板净高。(

5、对仅一侧有板的梁,取有效高度);(2)不要混淆: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其两侧腰筋的总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3%。一、规范中有关梁的构造要求7、《抗规》(GB50011-2010,下同)6.3.2条宽扁梁:现浇;梁中线宜与柱中线重合;双向布置;截面尺寸要求;挠度和裂缝;不宜用于一级框架。一、规范中有关梁的构造要求8、《抗规》6.3.3(强条):(1)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

6、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3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注(1)配筋率应按有效截面高度计算ρ=As/bh0最小配筋率按全截面计算ρ=As/bh(2)当框架梁纵筋超过2排时,应正确计算h0,避免h0估算偏大造成实配大于2.0%而箍筋直径未放大2mm;(3)当框架梁或连梁梁高小于400时,如200x300,按构造要求箍筋应为Φxx@75/150(2);Φxx@100/200(2)不满足加密区箍筋间距hb/4Φxx@75/200(2)不满足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不大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一、规范中有关梁的构造要求《高规》第6.3.2条(强条)除与《抗规》6.3

7、.3条相同的规定外,尚增加第2款: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ρmin(%),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0.2和45ft/fy二者的较大值;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下表规定的数值。注:SATWE给出的配筋结果是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的,前提是输入参数正确。例如某工程为7度(0.15g),Ⅲ类场地土,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构造措施提高一度为二级,因旧版PKPM程序没有“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这一参数,给出的构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