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婚姻特点之探究.pdf

春秋时期婚姻特点之探究.pdf

ID:55746776

大小:454.57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06

春秋时期婚姻特点之探究.pdf_第1页
春秋时期婚姻特点之探究.pdf_第2页
春秋时期婚姻特点之探究.pdf_第3页
春秋时期婚姻特点之探究.pdf_第4页
春秋时期婚姻特点之探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春秋时期婚姻特点之探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l6卷第1期JournalofSou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Vo1.16NO.12014年2月(SocialScienceEdition)Feb.2014·语言·文学·春秋时期婚姻特点之探究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64)摘要:本文通过对《左传》所记婚姻现象的分析,认为春秋时期的婚姻具有形式多样化和目的政治化的两大特征。其中,娶、媵、悉、报现象的存在,反映了女性在男权社会里“从人者”的社会地位;而奔、择、通现象的存在,则反映了人性本

2、能对自由与爱情的追求。关键词:《左传》;婚姻;形式;目的中图分类号:H10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4)01—0077—07《左传》作为我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历史散昏”,如“郑公子忽在王所,故陈侯请妻之,郑伯文著作,以《春秋》记事为纲,用高超的叙事手许之,乃成昏”。_IJ5这种由嫁娶而成婚的,被视为法,展现了春秋时期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和形形色合礼婚姻,受到礼制的认可,与今日之合法婚姻受色的历史人物,婚姻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到法律的保护相类似。《左传》记事,以鲁纪年为在其中也多有涉

3、及。本文即力图通过对《左传》目,侧重于鲁国史事的记载,对于娶妻、嫁女之事中有关婚姻现象之记载进行研究,从而窥视春秋时自然也以鲁国所记最详,至于其他诸侯嫁娶之事,期上层社会的婚姻特点。则奉行“凡诸侯之女行,唯王后书”lll1的原则,致使我们所见之记载就更是少之又少了!所以我们一、婚姻形式多样化就以鲁国之嫁娶记录来研究春秋时期的嫁娶婚制。据笔者统计,《左传》(包含《春秋》)所记鲁国根据《左传》的记载,春秋婚姻在形式上首诸侯娶女之事共计15例、嫁女之事共计14例,分先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因为在礼制社会里,人们别如表1、

4、表2:以“礼”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表1《左传》所记鲁国娶女之事也”卯,故而“礼”成为价值评判的最终标准。而以“礼”的标准,对于春秋时期的婚姻形式,例鲁纪年夫妇娶自生子见于我们可以作如下划分:礼制所提倡的,称之为1隐公元年孟子宋女第2页2隐公元年鲁惠公声子宋女隐公第3页“合礼婚制”;礼制不提倡也不禁止的,称之为3隐公元年仲子宋女桓公第4页“不违礼婚俗”;礼制所禁止的,称之为“违礼婚4桓公三年鲁桓公文姜齐女庄公、季友第99页象”。5闵公二年哀姜齐女第263页(一)合礼婚制6庄公三十二年鲁庄公盂任鲁党氏子般第

5、253页1.“同姓不婚”的“嫁娶”婚制7闵公二年成风须句女僖公第273页“嫁娶”是春秋时期占主导地位的婚姻形式,8僖公十七年鲁僖公声姜齐女文公第373页以男性言之,为“娶”,如“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9文公四年出姜恶、视第533页10文公十八年鲁文公敬赢齐女宣公第臣之妹”¨。;以女性言之,为“嫁”,如“晋献公631页筮嫁伯姬于秦”。⋯男娶女嫁之事,统称为“成收稿日期:2013—06—29作者简介:何丹(1986一),女,四川省广元市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史等。76华南理工大学

6、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6卷例鲁纪年夫妇娶自生子见于由表一、表二可以看出,仅表一例14中之鲁l1成公九年鲁宣公穆姜齐女成公、伯姬第843页昭公娶于吴为“同姓而婚”,可见“同姓不婚”是12襄公四年鲁成公定姒杞女襄公第934页春秋时人“嫁娶”婚制最突出的特点。《礼记·大13襄公三十一年鲁襄公敬归胡女子野第1185页传》日:“(同姓)虽百世而昏姻不通者,周道然14哀公十二年鲁昭公孟子吴女第1670页也”如,即虽有“礼崩乐坏”之说,西周的“同15定公十五年鲁定公定姒杞女哀公第1599页姓不婚”,在春秋时期仍得以保留,故时下

7、对“同姓而婚”皆以“非礼”视之,如《论语·述而》表2《左传》所记鲁国嫁女之事载陈司败日:“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例鲁纪年妇夫见于而知礼,孰不知礼?”l3再如子云:“取妻不取同姓,以厚别也。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以此坊1隐公二年伯姬纪子帛第21页民,《鲁春秋》犹去夫人之姓日‘吴’,其死日2庄公十二年(据《春秋》)纪叔姬纪季第190页‘孟子卒’。”

8、2J6船这一原则对于诸侯而言,则表现3庄公二十五年(据《春秋》)杞伯姬杞成公第231页为两个异性诸侯国之间,往往形成了世代通婚的情4庄公二十五年鲁女陈侯第231

9、页况。故鲁国宗人衅夏云:“周公及武公娶于薛,5僖公十四年郎季姬曾6子第347页孝、惠娶于商,自桓以下娶于齐”】Jl,即鲁国先6文公十二年杞叔姬杞桓公第587页后与任姓薛国、子姓宋国、姜姓齐国世代通婚,其中又以鲁、齐的姬、姜联姻持续时间最长。这与表7文公十四年叔姬齐昭公第602页一所列举情况相符,由表一可知,鲁国先后有桓8宣公十六年郯伯姬郯子第769页公、庄公、僖公、文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