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复习教学案例.doc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复习教学案例.doc

ID:55750755

大小:30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0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复习教学案例.doc_第1页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复习教学案例.doc_第2页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复习教学案例.doc_第3页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复习教学案例.doc_第4页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复习教学案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复习教学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案例设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高考要求分析]这部分内容中有许多考点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或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2.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判断。3.比较反应热的大小,反应热跟化学键的综合联系。最近又出现反应热与能源结合起来进行考查。由于能源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有关能源的试题也将成为今后命题的重点:预计考查反应热的内容将不断拓宽,难度有所提高,题型也会有新的变化。[知识综合脉络][基础知识梳理]1.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

2、,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总不会相等的。在新物质产生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即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2)吸热反应:即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能量反应过程反应过程反应物生成物能量△H<0△H>0反应物生成物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对于该“示意图”可理解为下列形式:由能量守恒可得: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放热反应)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吸热反应)

3、4.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5.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有三点不同:(1)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有热量变化。(2)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因为反应热除跟物质的量有关外,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有关。(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只表示各物质对应的物质的量,因此,有时可用分数表示,但要注意反应热也发生相应变化。6.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明确以下问题:(1)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有关,需要注明,不注明的指

4、101kPa和25℃时的数据。(2)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不同,因此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热量数据,是与各化学计量数为物质的量时相对应的,不是几个分子反应的热效应。因此式中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一般出现分数时是以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为“1mol”时其它物质才出现的。(4)无论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为多少,△H的单位总是KJ/mol,但△H的数值与反应式中的系数有关。7.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1)重要的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5、2)煤作燃料的利弊问题①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把煤作燃料简单烧掉太可惜,应该综合利用。②煤直接燃烧时产生S02等有毒气体和烟尘,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③煤作为固体燃料,燃烧反应速率小,热利用效率低,且运输不方便。④可以通过清洁煤技术,如煤的液化和气化,以及实行烟气净化脱硫等,大大减少燃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3)新能源的开发①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燃煤在能源结构中的比率,节约油气资源,加强科技投入,加快开发水电、核电和新能源等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②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是太阳能、燃料电池、

6、风能和氢能等。这些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且有些可以再生,为再生性能源,对环境没有污染或污染少。[例题解析][例1]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2>Ql的是()A.2H2(g)+O2(g)=2H2O(g);△H=-Q12H2(g)+O2(g)=2H2O(1);△H=-Q2B.S(g)+O2(g)=SO2(g);△H=-Q1S(s)+O2(s)=SO2(g);△H=-Q2C.C(s)+O2(g)=CO(g);△H=-Q1C(s)+O2(g)=CO2(s);△H=-Q2D.H2(g)+Cl2(g)

7、=2HCl(g);△H=-Q1H2(g)+Cl2(g)=HCl(g);△H=-Q2[解析]首先分析同一物质不同聚集状态转化时的能量变化,其次分析不同聚集状态在反应物中和在生成物中对反应热的影响,最后得出比较结论。A中因H2O(g)→H2O(”放热,故Q2>Ql;B中S(S)→S(g)吸热,而且S在燃烧时必须由固态变为气态才能燃料,故Q2Q1;D中在聚集状态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可燃物H2的量与燃烧热的值成正比,因

8、此Q2=1/2Q1[答案]AC。[例2]已知(l)=H2O(g)△H1=akJ·(2)=2H2O(g)△H2=bkJ·(3)=H2O(l)△H3=ckJ·(4)=2H2O(l)△H4=d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c<0B.b>d>0C.2a=b<0D.2c=d>0[解析]氢气跟氧气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再根据反应物中的物质的量关系进行比较可以得出a、b、c、d之间的大小关系。[答案]C。[例3]已知:溴乙烷与氢氧化钠在乙醇溶液中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