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普通教育学有感.doc

读普通教育学有感.doc

ID:55757745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05

读普通教育学有感.doc_第1页
读普通教育学有感.doc_第2页
读普通教育学有感.doc_第3页
读普通教育学有感.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读普通教育学有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读《普通教育学》有感《普通教育学》全书共分三编,三编之前加有一个“绪论”。第一编的标题是“教育的一般目的”本编主要论述了管理和教育的一般目的问题。第二编的标题是“兴趣的多方面性”本编主要论述了兴趣的多方面性问题,并以此为基本原理来解释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学科设置,阐述了教学的过程环节等一系列教学论问题。第三编的标题是“性格的道德力量”。下面就《普通教育学》中的教育思想作一简要述评。(一)五道念与以之为基础的教育目的论五道念构成了赫尔巴特教育目的论的理论基础。五道念即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等五种道德观念。第一种为“自由”的观念。“自由”的观念要求个人的意志和行为能摆脱一切外在

2、影响的束缚而只受制于人的内在判断归之于人的内在自律、归之于人的理性自觉,从而使人的意志、理性与外在行为完全协调起来。第二种为“完善”的观念。赫尔巴特认识到在实际的道德实践中人的由意志、理性所作出的内心判断往往难于与外在行为完全协调起来,人之理性判断外发之为道德行为往往受客观条件和人的其他心理品质的影响。当内外发生矛盾且这一矛盾不能调和之时,即需依靠“完善”的观念去加以解决,即用多方面的意志力和坚强而紧张的毅力加以“内部的协调”。第三种为“仁慈”的观念。亦即“绝对的善”的观念。“完善”的观念得以发生作用的法宝是人的意志等理智能力。如果借助人的内部的理智能力还无法协调意志和行为之间的

3、矛盾时就要用“仁慈”的观念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使人不与任何人发生那种危险的恶意的冲动。“仁慈”的观念发生于两种意志的相互关系之间,通过这一观念使自己的意志处处与别的意志相协调,具有无私地为他人谋福利的强烈愿望。这样社会冲突就不可能发生,社会秩序就会得以安定。第四种为“正义”的观念。“正义”的观念就是“守法”的观念。如果“仁慈”的观念还不足以遏制人的与他人发生冲突的恶意冲动,就必须通过“正义”的观念,即根据人们志愿协调所制定的守法观念或法律条文予以解决。这样“正义”的“守法观念”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就会牢固地建立起来。第五种为“公平”的观念。亦即“报偿”的观念。如果通过“正义”的观念

4、还不能够解决不同意志之间的矛盾就必须通过“公平”的观念对那些预先思量过的错误行为予以应受的惩罚使之不失为公道。“公平”的观念要求以等量的善与恶偿还于当事人,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它使人意识到不良的行为必将导致应有的法律制裁。教育的整个目标和全部工作就在于以五道念为基础。培养具有完美的道德品质的人“使绝对明确、绝对纯洁的正义与善的观念成为意志的真正对象,以使性格内在的、真正的成分一个性的核心一按照这些观念来决定性格本身,放弃其他所有的意向”。这种以培养道德为旨归的教育目的赫尔巴特称之为“道德目的”或“必要的目的”、“道德的目的”或“必要的目的”是教育最终的最高的目的,是公民道德

5、对教育目的和学生人格所提出的必然要求。道德目的强调要培养内外统一道德认识、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相互协调的具有自律道德的人。很显然“德育决不是要发展某种外表的行为模式,而是要在学生心灵中培养起明智及其适宜的意愿来”。道德目的即是要培养既不怀疑现存的社会制度又能克服自己内心的任何冲动的“完人”。教育目的除了“道德目的”这一最终的或最高的目的之外,还应当包括“纯粹可能的目的”或“意向目的”。在赫尔巴特看来,人类的社会分工是必要的“人类社会早就发现分工是必要的,这样每个人都可以把他所做的事做好”。但是分工过细也会造成弊端,所以“在真正人类的较高级活动领域中,分工不应该分到使每个人相互不

6、了解的程度”。社会要求每一个人都要热爱一切工作,同时又必须精通一种工作“这种专一的精通是各人所意向的事情,而多方面的可接受性只能产生于个人从一开始就作出的多方面的努力之中,这就是教育的任务”。作为教育者应该针对儿童在未来的成人生涯中所可能遇到的种种职业选择问题,有意识地为他们的未来生活和就业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因此必须针对儿童兴趣的多方面性培养儿童“平衡和多方面兴趣”以使儿童获得“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二)兴趣说与教学论(1)兴趣的多方面性。赫尔巴特将“兴趣的多方面性”作为其教学论的理论前提和基础。在《教育学》中其第二编作为论述教学理论的专编,即是以“兴趣的多方面性”作为卷名

7、的。何谓兴趣“兴趣是同欲望、意愿和审美有共同之处的,是同漠不关心相对立的。”当我们发生兴趣时内心是积极的,但在兴趣未转化为欲望与意志之前,我们在外表上却一直是消极的。兴趣处于单纯的观望与着手之间”同时兴趣能激起人们的爱好而占有人的心灵,从而过渡到欲望和意愿。人对外界实在的注意,构成了兴趣的来源,这种实在一旦与人的一种新表象相互联系时即会产生兴趣这一心理活动。作为现象的外界实在具有多方面性,因而人的兴趣也具有多方面性“心智中的多方面性只不过是现象的多方面性,就像心智中的统一性只不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