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托轮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说明

回转窑托轮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说明

ID:5576552

大小:2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19

回转窑托轮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说明_第1页
回转窑托轮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说明_第2页
资源描述:

《回转窑托轮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回转窑托轮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说明托轮是支承回转窑运转的,而托轮轴承是支承回转窑正常运转的关键所在。回转窑的托轮轴承,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滚动轴承,它的优点有体积小、节省润滑油,密封好、不易渗漏,调窑灵活、节省动力,传动系统的复合可以减轻;二是滑动轴承,一般在大型窑上采用。更多关于破碎机和选矿设备的信息请咨询我们。  回转窑托轮轴承的球形瓦,一般均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带有凸球面的有铸铁制成的球面体,另一部分是用各种青铜制成的轴瓦,托轮轴承相对来说规格比较小,当前一般都采用180°的半开轴瓦。大同水泥厂的该轴

2、瓦原是德国制造的,即下半个是青铜瓦,上边是铸铁瓦,(目前已大部分改为华新窑轴瓦即半开轴瓦,没有上瓦)这种形式的瓦与华新窑轴瓦相比,结构较复杂,散热不好,不便检查,而实践证明也没有多大用处。就轴瓦的材料来看,最早均使用磷青铜。它的强度和硬度虽较高,但工艺复杂,熔化时磷不易加入,质量较难保证,成品率不高,后来国内改用了铝青铜ZQAL9-4,虽然强度和硬度较高,熔化比较简单,但是制成质量也不易保证。根据其他厂和制造厂家的改进,也改用了铸造锡青铜(ZQSn6-6-3)。  从轴瓦与轴颈接触的面积来看,也有了很大的变

3、化。最早轴瓦都采用120°-90°大接触角间隙小瓦口,根据实践,目前发展到75°左右较小接触角大瓦口的轴瓦,经过多年实践好处较多,如润滑带油好,散热快,不易瓦抱轴造成轴拉丝。  近代又出现了不刮瓦轴承,在柳州水泥厂、珠江水泥厂回转窑上已有应用,据两厂的反映效果良好,不刮瓦轴承,在理论上轴颈与轴瓦是线接触,即接触角为零。在不刮瓦的轴承中,瓦口间隙也有向大发展的趋势,这也与国内的经验相吻合。不刮瓦轴承,不管轴颈多大,一律采用(轴颈名义尺寸+1+0.5)来形成瓦口间隙。不刮瓦轴承,顾名思义,在安装时是不需要刮研的

4、,尺寸和表面粗糙度均靠机械加工实现。但是随着轴瓦的磨损,烧瓦事故总是难免的,一旦发生,只有用刮研的方法解决最方便,就是说不论刮瓦轴承或不刮瓦轴承,刮研是不可避免的。  托轮轴承瓦的可靠度与瓦面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密切相关,传统的轴瓦设计都要求保证一定的接触角,对180°的瓦最早要求接触角为120°,后来逐渐减小,这时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因为减小接触角对同一设备上的同一块瓦来说,可靠度会提高。由于接触角逐渐减小,效果亦越来越好,从而导致不刮瓦轴承的出现。不刮瓦轴承在理论上接触角等于零,实际上,由于轴颈上负荷的

5、作用,轴瓦会发生变形,所以是一个窄条的条带接触。实验证明,不刮瓦轴承的承载能力为刮瓦轴承的3倍。不刮瓦轴承,实际上是间隙轴承,即从瓦口到受力最大处瓦面与轴颈表面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如无油膜,则间隙为零。这种轴承符合润滑基本方程——雷诺方程的条件,所以油膜极易形成。刮瓦轴承实际上是无间隙轴承,即在接触角内,瓦面与轴颈表面之间没有间隙,当轴颈受力作用后轴瓦就要发生弹性变形,运转一段时间后温度会升高,还要产生一个温度变形,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夹帮现象。在很多烧瓦的瓦面上都存在夹帮痕迹。  在滑动轴承的瓦口边都设计有

6、导油槽,以便使润滑油均布于其中,保证供油均匀,另外在导油槽中储存一定量的润滑油,产生一定的重力,使油更易进入瓦面之中,导油槽不易太小,太小了容易引起轴瓦发热。导油槽的深度也不易过小,过小了润滑油不易畅通地进入瓦面。  对于球形瓦来说,之所以制成球面,就是为了适应多维摆动的要求,以保证瓦面与轴颈的均匀接触,所以球形瓦必须摆动灵活,否则就会失去球面的意义。综上所述,回转窑托轮轴承瓦的合理设计是基础,良好的刮研是保证,在设计不合理时,可用刮研来弥补,所以刮研就显得更为重要一些。本文有cooleyk编辑,来源于ht

7、tp://www.51shuinishebei.com.c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