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双向板设计.doc

单、双向板设计.doc

ID:55766474

大小:924.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6-06

单、双向板设计.doc_第1页
单、双向板设计.doc_第2页
单、双向板设计.doc_第3页
单、双向板设计.doc_第4页
单、双向板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单、双向板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项目一:单向板楼盖设计实例【设计资料】某阅览室,为多层内框架砖混结构。外墙厚370mm,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400mm×400mm,楼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其结构平面布置图见图1.2.33修改了编号。楼面做法:,天花板采用15mm混合砂浆抹灰。已修改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0kN/m2。图1.2.33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方案:包括结构平面布置、截面尺寸、选材。2、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次梁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4、主梁的设计(按弹性理论计算,包括内力组合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设计步骤】1、结构

2、平面布置方案1)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2.33修改了编号所示,确定主梁跨度为6.3m,主梁每跨内布置2根次梁,次梁的跨度为5m,板的跨度为2.1m。2)确定截面尺寸板厚h≥l0/40(按表1.2.1取用)=2100/40=52.5mm,考虑民用建筑单向楼板要求不应小于70mm,故取板厚h=70mm。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1/18~1/12)l0=(1/18~1/12)×5000=278~417mm,取h=400mm,则b=(1/2~1/3)h=(133~200)mm,取b=200mm。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1/14~1/8)l0=(1/14~1/8)×6300

3、=450~787.5mm,取h=600mm,则b=(1/2~1/3)h=(200~300)mm,取b=250mm。3)选材(1)、混凝土:C25(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Ⅱ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Ⅰ级。2、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1)荷载计算及计算简图①荷载计算:查表kN/m2,混合砂浆17KN/m3,钢筋混凝土25KN/m3,取1m宽板带计算可得板的恒荷载标准值::70mm钢筋混凝土板:25×0.07×1=1.75KN/m15mm板底混合砂浆:17×0.015×1=0.255KN/m恒载标准值:gk=KN/m板的恒荷载设计值(恒荷

4、载分项系数取1.35):g=KN/m板的活荷载标准值:qk=板的活荷载设计值(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q=KN/m板的设计值总值:g+q=②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200×40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按表1.2.8其计算跨度为:边跨:l01=ln+h/2=2100-100-120+80/2=1920≤1.025ln=1927mm中跨:l01=ln=2100-200=1900mm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

5、其计算简图如图1.2.34所示。2100188019004002100200200g+q190019201920190019003图1.2.34修改了编号板的计算简图2)内力计算板的各截面弯矩计算结果见表1.2.13。表1.2.13板的弯矩计算截面位置1(边跨中)B(支座)2(中间跨中)C(中间支座)弯矩系数α1/11-1/141/16-1/16M=α(g+q)l02(KN.m)3)配筋计算由题知:b=1000mm,h=70mm,h0=70-20=50mm。混凝土采用C25,钢筋采用Ⅰ级钢,则,。位于次梁内跨上的板带,其内区格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其中间跨的跨

6、中截面和中间支座的计算弯矩可以减少20%,其他截面则不予以减少。板配筋计算过程见表1.2.14。表1.2.14板配筋计算截面1B2、3C①~②、⑤~⑥轴②~⑤轴0.8M①~②、⑤~⑥轴②~⑤轴0.8MM(KN.m)(mm2)理论配筋(mm2).实配钢筋(mm2)...1.注:“②~⑤轴0.8M”是按2.3.5中“单向板中内力值的确定”内容进行的弯矩折减。增加的解释4)确定各种构造钢筋⑴分布筋选用:《规范》规定:板中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配筋面积不小于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常采用HPB300级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6mm

7、,间距不宜大于250mm;当有较大的集中荷载作用于板面时,间距不宜大于200mm。As=max(×15%,70×1000×0.15%)=max(44.4,120)=mm2,故其配筋为Ф6@200。⑵嵌入墙内的板面附加钢筋选用Ф8@200。⑶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选用Ф8@200。⑷板角构造钢筋:选用Ф8@200,双向配置板四角的上部。绘制板的平法施工图时,根据平法中“同一编号板块的类型、板厚和贯通纵筋均应相同,但板面标高、跨度、平面形状以及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或以不同”的原则进行板块编号,将板块分为LB1、LB2两个编号。已修改。3、次梁的设计(按塑性内力

8、重分布计算)1)荷载计算及计算简图①荷载计算:由板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