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子山隧道施工测量方案.doc

古子山隧道施工测量方案.doc

ID:55766811

大小:41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6-06

古子山隧道施工测量方案.doc_第1页
古子山隧道施工测量方案.doc_第2页
古子山隧道施工测量方案.doc_第3页
古子山隧道施工测量方案.doc_第4页
古子山隧道施工测量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子山隧道施工测量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铁七局集团兰渝铁路一工区古子山隧道测量方案(DK193+151~DK195+668)中国中铁编制:审核:批准:二零零九年五月·1编制依据1.1《新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兰州至广元段古子山隧道设计图》1.2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新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兰州至广元段精密工程控制测量设计文件》1.3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光电测距规范》(GB12526-9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

2、1)《时速200-250公里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2工程概况:古子山隧道位于甘肃省岷县梅川镇以及茶埠镇,隧道从素子沟余家那村东侧黄土陡坎上进洞,于洪水村红水沟沟口山坡坡坎出洞。隧道起讫里程DK193+151---DK195+668,全长2517米,为双线隧道,洞内线路为-12.8‰的单面下坡,隧道两端位于两个反向曲线上,其余洞身均位于直线上。·3施工测量准备:3.1施工测量组织工作:由项目技术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导线控制网。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

3、的工作进度及逐日安排,由组长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3.2施测原则:3.2.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3.2.2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3.2.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严格执行测量双检制。3.2.4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3.2.5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3.3准备工作:3.3.1全面了解设计意

4、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其次了解水准点的高程和线路绝对标高。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线路施工图,及时校对线路横段面图和征地红线的尺寸及附属工程的顶面、基础、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它是整个工程放线的依据。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轴线的尺寸、标高的对比,桥隧线路的走向,斜交涵洞的角度和排水坡度等几者之间轴线的尺寸,查看其相关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无矛盾存在。3.3.2测量仪器的选用。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检校,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现场测量仪器一览表序号器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徕卡全站仪TC

5、802台12徕卡全站仪TC1201台13苏州一光水准仪DSZ2台14天宝DINI电子水准仪DINI03台15盒尺5m把2·4施工前的附合测量:4.1施工复测:4.1.1施工复测的要求:4.1.1.1施工复测前,施工单位应检查线路的有关资料,会同设计单位进行现场桩位交接.主要桩位包括直线上的转点、曲线上的交点或副交点、直缓、缓圆、曲中、圆缓、缓直等控制桩,有关的控制点、水准点、导线点。4.1.1.2施工复测时,应对全线的控制桩间的方向、交角、长度及水准点和中桩高程进行复测。4.1.1.3施工复测的精度和要求应符合规范要求;当精度与定测成果不符时,必须再作复测。当确定定测资料有误或精度不符合精度

6、要求,则须报设计院。复测与定测成果的不符值在下列规定范围内时,应采用定测成果。·5古子山隧道控制测量成果5.1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洞外平面控制测量采用四台瑞士徕卡TPS1200+双频GPS接收机采用静态观测的方法施测,观测不少于一个时段,每时段不少于45分钟,内页数据采用随机附带的结算软件平差,具体方法为:1剔除不健康卫星信号2.严格控制卫星高度角≥15°3对于不能满足精度的基线在保证有多余观测时,要坚决剔除。洞内平面控制采用双导线,多次测量,如图(5-1/5-2)及时闭合验算。起始边为洞外GPS点。高程控制测量采用苏光DSZ2精密自动安平水准仪,闭合水准路线以及全站仪三角高程往返观测。55

7、-15-2·6隧道测量控制:·6.1隧道洞内导线测设:6.1.1导线布设的一般要求:6.1.1.1洞内导线沿中线布设,也可沿中线的一侧布设,视线应离开建筑物、支撑及其他设备一一般不小于0.2m;6.1.1.2每一期测量的洞内导线,应构成角度闭合条件,以供检核和评定测角精度,单导线的导线按左、右盘分组观测;6.1.1.3一个导线的测角站不宜多于6站,测站较多时,应组成毗连的两个或多和环;6.1.1.4洞内导线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