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及地层分布.doc

地质构造及地层分布.doc

ID:55767744

大小:2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06

地质构造及地层分布.doc_第1页
地质构造及地层分布.doc_第2页
地质构造及地层分布.doc_第3页
地质构造及地层分布.doc_第4页
地质构造及地层分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质构造及地层分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质构造及地层分布济南地区南倚泰山隆起,北临齐河广饶大断裂。大地构造上处于新华夏第二隆起带的鲁西隆起与新华夏第二沉降带的鲁西北坳陷的衔接地带,其地质构造总体上是一个以古生代地层为主体的北倾单斜构造。单斜构造按构造强度的性质和程度,南北有一定的差异,北部处于鲁西隆起与鲁西北坳陷的过渡地带,受新华夏和东西向构造的强烈影响,有广泛的岩浆活动,并发育有较多的东西向小型褶皱和断裂。单斜构造的南部,前震旦纪片麻岩系组成的结晶基底广泛出露,上覆古生界地层以早期东西向构造为基础,后期叠加有北西向构造体系和新华夏系的作用,断裂较

2、发育但很少有褶皱和岩浆活动。单斜构造中发育多条规模较大的北北西向断裂,如文祖断裂、东梧断裂、千佛山断裂、马山断裂等,此外还有北东向的港沟断裂和炒米店断裂。北北西向的断裂自东向西大至等距分布,将单斜构造分割为若干个断块。济南南部地区这种以东西向构造为基础,后期受多次构造作用,南北有一定差异,而北北西向断裂发育,东西被分割成断块式的单斜构造即为该区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地质构造对该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起到重要的作用,据801地质队和山东师范大学的研究成果,已经基本确定西侧的马山断裂、东梧断层为不透水断层,东梧断裂和马山断

3、裂构成了济南泉域的东西边界,介于两者之间的千佛山断裂、港沟断裂和炒米店断裂为透水断层。东梧断裂以东到文祖断裂构成了一个新的水文地质单元,其地下水补给明水泉域。受单斜构造的控制,本区的地层由南向北呈较为明显的带状分布,地层有老变新,区域最南部为太古界泰山群混合片麻岩系,向北依次为古生界出露齐全的寒武系下统(馒头组,毛庄组)、中统(徐庄组,张夏组)、上统(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奥陶系下统(冶里组、亮家山组、马家沟组),中统(阁老组,八徒组),第四系地层。此外,在泉域的东部有少量石炭和二叠系地层出露。寒武系地层岩

4、性为浅海相的灰岩、泥质灰岩和紫红色粉砂岩、页岩互层。奥陶系地层为一套浅海—滨海相的碳酸岩岩石。石炭、二叠系地层则主要为砂页岩、砂质页岩和砂质粘土岩。地质总构造是一个以古生代地层为主体的北倾单斜构造.,按构造强度的性质和程度,南北有一定的差异:区域最南部为太古界泰山群混合片麻岩系,向北依次为古生界出露齐全的寒武系下统(馒头组,毛庄组)、中统(徐庄组,张夏组)、上统(固山组,长山组,凤山组),奥陶系下统(冶里组,亮家山组,马家沟组),中统(阁老组,八徒组),第四系地层。济南地区地质构造奠定了济南地下水的特殊的南部补

5、充、快速运输、市区排泄的输送和补给形式。3.5补给区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补给区的构造和地层控制了该区地下水含水层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地下水的运动、循环。⑴含水层的划分根据含水介质的特点以及地下水在含水层中的运动、储存特点,可划分出不同的含水层,各含水层受到相邻隔水层的控制,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循环条件,但又在区域地下水总循环中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含水层划分见表3-1。松散岩类空隙水含水层主要分布于山间河谷(如:玉符河上游地段)和山前河流形成的冲积平原(玉符河中下游地段)。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在补给区中南部广泛出露,为主

6、要含水层。碎屑岩夹碳酸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在补给区的中北部广泛出露,但由于该含水层灰岩与页岩成夹层和互层,裂隙不发育,富水性差。变质岩和岩浆岩裂含水层,地下水赋存和运动主要在岩石风化带的孔隙和裂隙中,富水性极差。表3-1地下水补给区含水层基本状况表地下水类型含水层主要岩性井(孔)出水量(m3/d)松散岩类空隙水第四系地层粉砂、粉细砂<200中粗砂、砂砾石夹粘土山前50-300冲积扇1000-2000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寒武系中统张夏组、上统凤山组和奥陶系地层鲕状灰岩、灰岩、白云岩低山丘陵100-500山前1000

7、-5000局部>10000碎屑岩夹碳酸岩岩溶—裂隙水寒武系下统馒头组、中统徐庄组及上统长山组以页岩为主间夹少量薄层灰岩一般<100局部100-500变质岩及岩浆岩裂隙水太古界地层花岗片麻岩、辉长岩、闪长岩风化裂隙一般<100⑵地下水的运动特征地下水的运动受到地形、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制约,运动特征较为复杂。南部太古界变质岩区,风化裂隙发育,但裂隙较小,储水空间有限,富水性差,水量较小。地下水运动受地形条件的控制,随地形倾向成散流状态无统一的水面,受沟谷切割,多以裂隙下降泉形式排泄,水循环特征表现为:就地补给,浅部

8、运动,短途排泄。寒武系、奥陶系含水层,其地下水总的运动方向与地形产状基本一致,由南向北运动,但是由于含水层岩性及其组合的差异,水循环特征不一。寒武系下统馒头组、毛庄组、中统徐庄组、上统长山组以页岩为主,夹薄层灰岩,接受大气降水后,一部分向深部运动,一部分以裂隙下降泉的形式排泄补给地表水,这部分含水层地下水循环特征也表现为,就地补给,短途排泄,浅部循环。寒武系中统张夏组,厚度较大,岩溶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