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21初一语文第12讲:文言文阅读: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教师版 ——李运萍.docx

初一21初一语文第12讲:文言文阅读: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教师版 ——李运萍.docx

ID:55769254

大小:304.13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02

初一21初一语文第12讲:文言文阅读: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教师版 ——李运萍.docx_第1页
初一21初一语文第12讲:文言文阅读: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教师版 ——李运萍.docx_第2页
初一21初一语文第12讲:文言文阅读: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教师版 ——李运萍.docx_第3页
初一21初一语文第12讲:文言文阅读: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教师版 ——李运萍.docx_第4页
初一21初一语文第12讲:文言文阅读: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教师版 ——李运萍.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一21初一语文第12讲:文言文阅读: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教师版 ——李运萍.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2讲文言文阅读: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以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一般地说,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在一个句子里,我们怎样确定一个词究竟用的是多义中的哪个意义呢?主要是联系上下文,认真阅读,认真分析,增强阅读能力。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和假借而形成的。这样,我们应该从理解一个词的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各个引申义和假借义。掌握一词多义的方法(1)抓住词的本义,进行推衍联想。举例“亡”说明,《说文解字》说:“亡,逃也”,可见“亡”字的本义是

2、“逃跑”。由“逃跑”这个意义可以推衍联想出好多其它的意思。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②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指人的死亡)。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指国家的灭亡)。④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丧失)。⑤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通“无”,相当于“没有”)。(2)抓住词义引申的一般趋势:由具体到抽象,如“爪牙”,本指鸟兽用以自卫和谋生的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劝学》“引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用其本义。后来,比喻得力的帮手与武士,用久了新的意义便固定了下来,不再是临时的比喻手法了。《诗经·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由个别

3、到一般,如“末”字,本义是树梢,引申为末端,再引申为细小。由实到虚,如“果”字,由果实,引申为结局,再虚化为副词、连词。因果引申,如“好”,“女子得男子以为伴表示貌美”(3)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类活用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是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理解词类活用对掌握实

4、词是大有好处的,但不必死记硬背。在平时学习、诵读过程中,即可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关键要用心去理解。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而划分出来的类别。    划分词类的目的:就是为了讲语言的组织规则,即讲词的语法意义和词的语法功能,讲语言的句法结构。    文言文词类的划分情况: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进行加工过的文言文的词类划分基本上与现代汉语是一致的,先秦汉语的词类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等十类。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例如:倚歌而和之。(

5、《赤壁赋》)   2.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动词又可分为使动词、意动词和为动词。例如:一屠晚归,担中肉尽。(《狼》)   3.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的状态的词。例如:。恐修名之不立。(《离骚》)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例如:一日之内,一宫之间。(《阿房宫赋》)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5.副词,经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例如:太后之色少解。(《触龙说赵太后》)6.代词,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或数量词的词,叫做代词。例如:人皆以隶使

6、之。(《五人墓碑记》)   7.介词,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等组合起,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处所、方向、时间、对象等等。例如:师不必贤于师(《师说》)   8.连词,把两个词或两个比词大的单位连接起来的词,例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9.语气词,也叫语气助词。语气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但它可以表示提顿、陈述、祈使、疑问、感叹等不同语气。例如:至丹以荆卿为计,使速祸焉。(《六国论》)      10.叹词,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例如:兰亭已矣(《兰亭集序》)解决过程  1

7、.总的说来,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可以自由地用作主语、宾语,而动词、形容词一般不用作主语和宾语,如果动词、形容词出现在主语、宾语的位置上,那么就是活用为名词;动词一般也不用作定语,而名词、形容词却经常用作定语,如果动词出现在定语的位置上,那么就活用为名词或形容词。      惧有伏焉  “伏”意为“伏兵”  吊有忧,贺有喜  “忧”“喜”意为“丧失”“喜事”  以上为动词、形容词在宾语的位置上,所以活用为名词。  2.动词一般用作叙述句的谓语,而且可以带宾语,而名词、形容词一般不用作叙述句的谓语,不带宾语,如果名词、形容词出现

8、在称述句谓语的位置上,那么就活用为动词。      晋军函陵,秦军泛南。(《烛之武退师》)军,驻扎。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师》)鄙,把…当作边邑。       3.我们知道,同是动词,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分别,及物动词是能带宾语的动词,不及物动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动词。不及物动词如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