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张廷玉辅政思想评述.pdf

清代张廷玉辅政思想评述.pdf

ID:55784109

大小:1.28 M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01

清代张廷玉辅政思想评述.pdf_第1页
清代张廷玉辅政思想评述.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清代张廷玉辅政思想评述.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企业导报2014年第14期清代张廷玉辅政思想评述熊芊徐艳平(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要:张廷玉是中国秘书史上一位杰出人物,他历仕三朝,居官50年,品德、才干颇受皇帝赏识,获得了“周敏勤慎”的评价,而这一评价准确地概括出张廷玉辅政思想的要义。张廷玉的敬业勤勉、清廉自律、谨言慎行、大公无私等优秀品质仍值得当代秘书推崇和学习。关键词:清朝;张廷玉;秘书;辅政;思想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张廷玉的“忠信”还表现在他处处仰体上情、宣播圣意。康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进士。他是中国秘书史上的一位杰出熙六十年(1721年)二月,

2、擢任刑部右侍郎不久的张廷玉奉旨与人物,“少有器识,凝重安和,濡染家学,具经世实用”①。在50年都统陶赖、学士登德前往山东会审以盐贩王美公为首的“聚众从政生涯中辅佐了三位皇帝,“器量纯全,抒诚供职”②,品德、才劫掠村庄”案。当官员们认为应当以叛案从重决处以儆效尤时,干颇受皇帝赏识。他生前洊加迁擢,累官至保和殿大学士、首席张廷玉却说:“我等但知宣布‘皇上如天,好生,罪疑惟轻’之至军机大臣等要职,被封为伯爵,开清代文臣受封之先例;死后配德”④卷之一,最终作盗案归结,从而避免无辜百姓受株连,彰显了享太庙,是终清一代唯一获此殊荣的汉臣。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康熙帝宽仁的治世思想。为官者能遭逢

3、如此极盛之况罕有伦比。二、敏———才思敏捷,办事机敏受其父张英的影响,张廷玉也在晚年将他数十年来读书、《论语·里仁》记载:“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敏,为官所积累的心得感悟进行整理,辑为《澄怀园语》,其辅政思疾也”③,可理解为“才思敏捷,办事机敏”,强调人的才干。张廷想也散见于此书之中,但未有归纳。《清史稿》对张廷玉给予了玉在《澄怀园语》中常以前朝和当朝贤臣为标榜加以自勉,又以“周敏勤慎”的评价,笔者认为这一评价却是准确地概括出张廷佞臣欺君祸国之言行为戒。他认为:“读书一生,身膺重任,于学玉辅政思想的要义。问政事所当留心讲究者,时以苟且草率多所亏缺为惧”④卷之二,体一、

4、周———忠心事主,诚信可靠现了其增强学识、专注政务、不负皇恩的辅政思想。史书对历史人物是非功过盖棺论定时常会借用《四书五进士出身的张廷玉,本身就长于文辞,加上常年扈从康熙经》中的词句。《论语·为政》云:“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帝,遵旨缮写上谕的能力逐渐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到雍正帝不周”,《论语注疏》的释义是“忠信为周,阿党为比。言君子常行即位后,这一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凡有诏旨,则命廷玉入忠信,而不私相阿党,小人则反是”③。因此,笔者认为在此处内,口授大意,或于御前伏地以书;或隔帘授几,稿就即呈御览。“周”作“忠心事主,诚信可靠”解释为妥。每日不下十数次,皆称旨。”⑤

5、卷一。《澄怀园语》也有记载:“玉恭聆张廷玉信奉宋代罗从彦的名言:“君明君之福,臣忠臣之之下,敬谨嘿识,退而缮录,于次日进呈御览。少者数百言,多者福。君明臣忠,则朝廷治安,得不谓之福乎?”④卷之四因而始终保持至数千言,皆与原降之旨,无少遗漏,屡蒙先帝(雍正帝)嘉奖逾对皇帝的绝对忠诚,就连猜忌心很重的雍正帝都评价他“居心量。同朝共事之人,咸以为难”④卷之二。赤忠,办事敬诚”⑤卷一。为表达对皇帝的赤胆忠心,张廷玉从不接除了文才殊异之外,张廷玉还深谙经世济民之道,政务办受同僚的拉拢蛊惑,自言:“人臣奉职,惟以公正自守,毁誉在所理也是可圈可点的。史书记载自明中叶以来逐渐形成的浙赣两不计。

6、盖毁誉皆出于私心,我不肯徇人之私,则宁受人毁,不可省“棚民”问题,对当地州县治安造成危害,雍正年间,时任户部受人誉矣!”④卷之一。康熙六十年六月,张廷玉调任吏部左侍郎,他尚书的张廷玉为此专门上疏朝廷,提出刚柔并济之策以归化棚“绝苞且,杜请托,铨政肃然”①,忠直匡正之心可见一斑。民,其建议被采纳并由地方督抚实施,这一悬而未决的棘手问在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之争中,张廷玉拒绝了诸皇子集题因而得到妥善解决,保障了地方安宁;雍正八年(1730年),朝团的威逼利诱,潜心追随康熙皇帝。雍正帝即位后掀起了一场廷设立军机房(后更名为军机处),所有规制均由张廷玉奏定。肃清政敌的“大风暴”,张廷玉

7、这位前朝旧臣因其忠心耿耿、不他创制并完善军机处的廷寄制度及奏折制度,既保证政务的机结私党而获留用。有一些野史记述乾隆年间张鄂党争之事,笔密性,又提高了朝廷的行政效率。他还担任《会典》和《吏部则者认为其事实真伪尚待考证。因为张廷玉在《澄怀园语》中数次例》等典章制度的总裁官,基本确立了清代的吏治制度;雍正十提及鄂尔泰,均以“西林相国”尊称之,且所言皆为颂扬之辞,如年(1732年),山东绅士欠缴赋税,照例应革除功名,张廷玉详查果二者真是夙敌,张廷玉有必要矫情至此吗?实情后,认为山东连年灾荒,情有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