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小学下册 科学 备课 免费 .doc

四年级小学下册 科学 备课 免费 .doc

ID:55804808

大小:246.0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20-06-03

四年级小学下册 科学 备课 免费 .doc_第1页
四年级小学下册 科学 备课 免费 .doc_第2页
四年级小学下册 科学 备课 免费 .doc_第3页
四年级小学下册 科学 备课 免费 .doc_第4页
四年级小学下册 科学 备课 免费 .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小学下册 科学 备课 免费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土壤与岩石》、《和谐的自然界》、《热与我们的生活》、《透镜与我们的生活》、《地球运动与我们的生活》《研究与实践》等六个单元,共23个课题,27课时。本册教科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专题研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重点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土壤与岩石》单元呈现了土壤、砂质土、黏质土、壤土、腐殖

2、质、土壤肥力、水土流失、土壤改良、岩石的特征等等相关概念。《和谐的自然界》单元以学生熟悉的动植物的生活环境为切入点,通过查资料、观察、实验探究、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使学生探究、认识环境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产生影响的事实,理解保持生态平衡及生物防治的含义。《热与我们的生活》单元从生活中“杯子变热”、“小米粒在热水中的运动变化”等现象入手,使学生探究热会以传导、对流、辐射等方式传递。《透镜与我们的生活》单元以凸透镜及照相机、眼睛为探究对象,用联系的观点整合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建立事物间的联系。《地球运动与

3、我们的生活》单元通过对昼夜变化、月相、动植物随昼夜交替的变化等现象的观察,进行模拟实验,使学生认识地球和月亮的变化规律。《研究与实践》单元设计“种花”和“当地生物群落研究”两个研究专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命世界的兴趣。本册教科书的编排,遵循整套教科书的编排原则,以生活经验为线索构建单元,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在探究目标的落实上,以“专题研究”的形式,重点落实、强化《课程标准》中“让学生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的要求,本册教科书有以下显著特点:1、准备内容和指向呈现整体性特点。2、单元探究主题注重内容的综

4、合化。3、科学探究要求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4、强调科学记录和整理的提炼。5、评价活动显示出整体性、连续性的特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观念目标(1)自然事物、自然现象与科学技术知识。(2)了解有关科学方法方面的初步知识。(3)科学技术的历史和本质。2、能力与行为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2)使学生初步获得科学探究的能力。(3)使学生初步掌握技术设计与制作能力。(4)安全地进行学习、探究和设计制作的能力。3、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的同时,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2)培养学生严谨、负责、

5、坚毅、求真、求实、理性、创新、合作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3)培养学生在各种科技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去感受和体验并内化为理性品质,成为他们今后行动的规范和价值取向。教学重难点了解本册教材中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意识,学习现代科学的兴趣,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教学重难点,关键是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教法学法1、以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探究思路。2、探究内容在时间、空间、探究对象上进行有效拓展。3、活动形式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4、评价重于发现和张扬学生个性。教具与学具1、引导学生积极收集有关学习资料、图片、文字

6、、实物等。2、幻灯、电视、录音、投影仪、教学挂图及制作中的工具。总课时27课时各单元、各课课时安排单元课题课时第一单元土壤与岩石1、土壤里有什么12、土壤的种类13、植物与土壤14、有趣的石头15做个岩石百宝箱1第二单元和谐的自然界6、蚯蚓找家17、变色龙28、植物向哪里生长19、信息与生物110、密切联系的生物界211、珍稀动植物1第三单元热与我们的生活12、杯子变热了113、小米粒水中游114、温度计的秘密115、它们会生热吗1第四单元透镜与我们的生活16、凸透镜217、照相机和眼睛1第五单元地球运动与我们的生活18、白天与黑夜11

7、9、昼夜与生物120、弯弯的月亮221、登上月球1研究与实践种花2当地生物群落研究第一单元土壤与岩石单元教学目标科学研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1、会描述所观测到的事物的形态特征;在观察、实验中了解土壤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和影响。2、初步学会在实验前进行猜测,提出探究思路,并能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猜测。3、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探究的过程和结果。4、会查阅书刊以及其他信息源,搜集、整理、运用有关资料,关注土壤的现实状况。1、尊重证据,关注身边的科学,关注身边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如:无土栽培。2、乐于参与各项探究活动;

8、喜欢大胆想像、发表不同的见解;能够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3、在讨论、交流中,意识到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从种植实验中体验珍爱生命、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情感;形成保护土壤的意识。1、知道土壤的构成以及土壤的种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