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对比实证研究.doc

新旧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对比实证研究.doc

ID:55805811

大小:2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08

新旧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对比实证研究.doc_第1页
新旧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对比实证研究.doc_第2页
新旧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对比实证研究.doc_第3页
新旧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对比实证研究.doc_第4页
新旧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对比实证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旧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对比实证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旧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对比的实证研究摘要:盈余管理一直是会计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但新旧会计准则前后盈余管理对比的实证研究目前还很少。本文从新旧会计准则改变的前后对比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变化,借用修正的琼斯模型,通过文献综述和数据回归分析发现:新会计政策下,企业的正向盈余管理水平要高于旧会计政策下企业的正向盈余管理水平,但新旧会计政策下企业的负向盈余管理水平没有显著差异。新旧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正向盈余管理水平上。关键词:会计准则;金融危机;正向盈余管理;负向盈余管理中图分类号:f275.2文献标识码:a新旧会计准

2、则下盈余管理对比的实证研究摘要:盈余管理一直是会计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但新旧会计准则前后盈余管理对比的实证研究目前还很少。本文从新旧会计准则改变的前后对比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变化,借用修正的琼斯模型,通过文献综述和数据回归分析发现:新会计政策下,企业的正向盈余管理水平要高于旧会计政策下企业的正向盈余管理水平,但新旧会计政策下企业的负向盈余管理水平没有显著差异。新旧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正向盈余管理水平上。关键词:会计准则;金融危机;正向盈余管理;负向盈余管理中图分类号:f2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

3、828x(2012)06-0-02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一大批市场前景良好、成长性强、发展速度快的企业也逐步走入中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数量急剧升高,这些成长性良好的公司为了进行ipo或者维护自己在股票市场的一席之地是否会进行更多的盈余管理?2006年,我国会计制度变更引起了股票市场的轩然大波。国家为了规范我国市场环境,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而更改了原有的会计准则。已有研究表明,减值前亏损的公司会以转回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来避免亏损,减值前盈利的公司会以转回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来避免盈余下降(赵春光,2006)。他们

4、认为06年2月15日颁布的《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已确认的资产减值不得转回理应在相当程度上从会计的确认,计量,披露和职业判断中缩小了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空间,限制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可能。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现行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盈余空间的同时也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所需要从业人员职业判断的另一些方面给上市公司留下了盈余管理的余地,甚至扩大了上市公司管理当局的操作空间(宋昌英,2010)。那么,新会计准则到底对公司盈余管理有怎样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的验证。所以,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为以下两方面:1.2006年会计准则的变更对上市公司盈

5、余管理的影响;2.将盈余管理区分为正向盈余管理和负向盈余管理。第一点是外部环境的变化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之间的关系。二、文献回顾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已确认的资产减值不得转回,沈烈等(2007)研究表明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既是制约与反制约关系,也有利用与反利用的关系;赵春光(2006)在研究中表明,在相当程度上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从会计的确认,计量,披露和职业判断中缩小了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空间,限制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可能。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现行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盈余空间的同时也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所需

6、要从业人员职业判断的另一些方面给上市公司留下了盈余管理的余地,甚至扩大了上市公司管理当局的操作空间(宋昌英,2010)。整体上的研究结论表明,会计政策变更以后,从会计的确认,计量,披露和职业判断中缩小了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空间,限制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可能,同时对无形资产进行的确认和摊销方法的改变、有条件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和固定资产折旧方式的沿用以及对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的提高均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新的空间,至于其制约与反制约的关系(沈烈和张西萍,2007)到底如何,还少有研究。三、研究设计琼斯提出非操纵性应计利润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

7、:营业收入和固定资产水平。营业收入的变动导致企业的应计利润变动,固定资产会产生折旧从而带来应计利润的减少,本文的基本模型如下:(1)其中,它是企业第年的总应计利润;是企业第年的非经常性项目前利润;是企业第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是企业第年的非可控应计利润;是企业第年的总体资产;是企业第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与第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之差;是企业第年的固定资产原值。运用模型(2),可以得到每个公司每年的非操控性应计利润:(2)其中,分别为模型(1)中的估计值。这样,运用模型(3)即可得到公司盈余管理的替代指标操控性应计利润:(3)通过模型(4)和(5)来检验

8、假设:(4)(5)其中,分别为公司正向和负向操控性应计利润,它们分别是公司正向和负向盈余管理水平的替代指标。表示公司规模,等于公司年末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表示公司财务杠杆,年末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