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考研长安大学《810西方经济学》习题解析.ppt

2014考研长安大学《810西方经济学》习题解析.ppt

ID:55813523

大小:259.5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6-08

2014考研长安大学《810西方经济学》习题解析.ppt_第1页
2014考研长安大学《810西方经济学》习题解析.ppt_第2页
2014考研长安大学《810西方经济学》习题解析.ppt_第3页
2014考研长安大学《810西方经济学》习题解析.ppt_第4页
2014考研长安大学《810西方经济学》习题解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考研长安大学《810西方经济学》习题解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业课考研习题解析长安大学产业经济学第六讲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1、自然垄断2、价格歧视3、非价格竞争4、古诺模型、斯威齐模型5、博弈论有关概念1.根据下图中线性需求曲线d和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MR,试求:(1)A点所对应的MR值;(2)B点所对应的MR值。解答:(1)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A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ed=(15-5)/5=2或者ed=2/(3-2)=2再根据公式MR=P(1-1/ed),则A点的MR值为MR=2×(1-1/2)=1(2)与(1)类似,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B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ed=(15-1

2、0)/10=1/2或者ed=1/(3-1)=1/2再根据公式MR=P(1-1/ed)则B点的MR值为MR=1×(1-2)=-12.下图是某垄断厂商的长期成本曲线、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试在图中标出:(1)长期均衡点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解答:本题的作图结果如图7—3所示:(1)长期均衡点为E点,因为在E点有MR=LMC。由E点出发,均衡价格为P0,均衡数量为Q0。(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如图所示。在Q0的产量上,SAC曲线和LA

3、C曲线相切;SMC曲线和LMC曲线相交,且同时与MR曲线相交。(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由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即π=[AR(Q0)-SAC(Q0)]·Q0。3.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TC=0.6Q2+3Q+2,反需求函数为P=8-0.4Q。求:(1)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2)该厂商实现收益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3)比较(1)和(2)的结果。解答:(1)由题意可得MC=dTC/dQ=1.2Q+3且MR=8-0.8Q(因为当需求函数为线性时,MR函数与P函数的纵截距相同,而MR函数的斜率的绝对值是P

4、函数的斜率的绝对值的2倍)。于是,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MC,有8-0.8Q=1.2Q+3解得Q=2.5将Q=2.5代入反需求函数P=8-0.4Q,得P=8-0.4×2.5=7将Q=2.5和P=7代入利润等式,有π=TR-TC=P·Q-TC=7×2.5-(0.6×2.52+3×2.5+2)=17.5-13.25=4.25所以,当该垄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其产量Q=2.5,价格P=7,收益TR=17.5,利润π=4.25。(2)由已知条件可得总收益函数为TR=P(Q)·Q=(8-0.4Q)Q=8Q-0.4Q2令dTR/,dQ=0,即有dTR/

5、dQ=8-0.8Q=0 解得Q=10且   dTR/dQ=-0.8<0所以,当Q=10时,TR达到最大值。将Q=10代入反需求函数P=8-0.4Q,得P=8-0.4×10=4将Q=10,P=4代入利润等式,有π=TR-TC=P·Q-TC=4×10-(0.6×102+3×10+2)=40-92=-52所以,当该垄断厂商实现收益最大化时,其产量Q=10,价格P=4,收益TR=40,利润π=-52,即该厂商的亏损量为52(3)通过比较(1)和(2)可知:将该垄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结果与实现收益最大化的结果相比较,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较低(因为

6、2.5<10),价格较高(因为7>4),收益较少(因为17.5<40),利润较大(因为4.25>-52)。显然,理性的垄断厂商总是将利润最大化作为生产目标,而不是将收益最大化作为生产目标。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垄断厂商总是以较高的垄断价格和较低的产量来获得最大的利润。4.已知某垄断厂商利用一个工厂生产一种产品,其产品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上出售,他的成本函数为TC=Q2+40Q,两个市场的需求函数分别为Q1=12-0.1P1,Q2=20-0.4P2。求:(1)当该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他追求利润最大化前提下的两市场各自的销售量、价格,以及厂商的总利润。(2

7、)当该厂商在两个市场上实行统一的价格时,他追求利润最大化前提下的销售量、价格,以及厂商的总利润。(3)比较(1)和(2)的结果。解答:(1)由第一个市场的需求函数Q1=12-0.1P1可知,该市场的反需求函数为P1=120-10Q1,边际收益函数为MR1=120-20Q1。同理,由第二个市场的需求函数Q2=20-0.4P2可知,该市场的反需求函数为P2=50-2.5Q2,边际收益函数为MR2=50-5Q2。而且,市场需求函数Q=Q1+Q2=(12-0.1P)+(20-0.4P)=32-0.5P,且市场反需求函数为P=64-2Q,市场的边际收益函数

8、为MR=64-4Q。此外,厂商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MC=dTC/dQ=2Q+40。该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可以写为MR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