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三期末朝阳期末微写作.ppt

2018高三期末朝阳期末微写作.ppt

ID:55815613

大小:1.44 M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6-08

2018高三期末朝阳期末微写作.ppt_第1页
2018高三期末朝阳期末微写作.ppt_第2页
2018高三期末朝阳期末微写作.ppt_第3页
2018高三期末朝阳期末微写作.ppt_第4页
2018高三期末朝阳期末微写作.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高三期末朝阳期末微写作.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微写作阅卷讲评第一题:请给《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六部名著中的某一位作者,写一段话,表达你读完该作品后的感受。题目解析:这是一道有情境要求的题目,“作者”是写作时预设的“读者”,学生应该有对话意识。(1)以书信形式,写出作者名字,用第二人称与第一人称,对作者说出“我”的感受。(2)不用书信体,直接倾诉对作品的感受,自然而然带出作者,不与“给作者写一段话”这一情境相冲突,也符合要求。以上两种都是符合要求的答案,但显然第一种写法更好。“读完作品的感受”,这就要求谈感受时要结合作品具体内容。具体要求如下:结合作品内容谈感受

2、不能有事实性的错误结论要正确在正确的基础上看深度感受不同于仅仅介绍故事内容/收获、启示分类打分:一类:8、9、10符合情境要求,能结合作品具体内容谈感受,感受正确且有深度,语言流畅优美。二类:5、6、7符合情境要求,能结合作品具体内容谈感受,感受正确,语言流畅。三类:3、4某方面有突出问题四类:0、1、2问题严重,完全不合要求基准分5分,字数不够140字,少一行扣1分。沈从文先生:您好。《边城》就像一阵清风,夹带着无边的翠色和潺潺流淌的湘水拂过我的心田。/青春年华的翠翠、操心的老船夫、单纯友爱的天保傩送,与动人的湘西美景交织,自然灵动。梦中采摘虎耳草的

3、翠翠,听了弟弟歌声默默放弃的天保,还有为爱而死的翠翠母亲,又将这本书蒙上了一层伤感的轻纱。/您的这部作品浑然天成,使我感叹,使我忧伤,令我无比沉醉。(杨令仪8分)写给海明威:读完《老人与海》,我久久不能平静,您笔下那个倔强的老头还在风浪里,与马林鱼、恶鲨相斗。当他用抽筋麻木的手勒紧钓索,当他将船上最后的武器砸向鲨鱼的要害,当他喊出那句壮伟的“人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我不禁热血沸腾。/您塑造的桑迪亚哥是位值得尊敬的硬汉,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勇敢、坚韧和面对未知甚至面对绝境决不放弃的意志。//他让我想到自己的高三甚至整个人生,让我对充满未知的明天斗志更盛。(王

4、雨萱8-9分)才华横溢的学生!文章骈散结合,语词典雅精美,且无卖弄之态。作者用词恰切,对人物的概括形容可谓精当,体现出读书写作的扎实功底。10分一句一个例子,有例有析,这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可供借鉴。深入揭示出《呐喊》人物的共性,认识深刻。9分。对话意识强烈,非常符合情境,对书中经典句子记忆深刻,并写出了人物对我的启示,是我的感受(和我有关),还提到了精神的传承,情真意切,富有深意。9分。符合题目要求,结合作品有自己的感受。但人称指代混乱,对作品和人物的理解比较简单。6分第二题: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

5、人。”(《论语卫灵公》)请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发表看法。题目解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这里孔子把其作为对“恕”的解释。《论语》中还有:12.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问仁,回答的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与恕该怎么理解呢?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忠”,是尽心诚意,自守之道;“恕”是尊敬对方,为待人之德。这是“仁”的两个不同侧面。《广雅释诂四》

6、:“恕,仁也。”古人说,恕和仁,意思差不多。但严格讲,两者还不完全一样。仁是人其人,拿人当人;恕是如其心,将心比心。恕字从心如声,古人常说:“如心为恕”(如《左传》昭公六年孔疏),这是拆字为解。准确地说,就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以心揆心为恕”(《楚辞离骚》王逸注),“以己心为人心曰恕”(《中说王道》阮逸注)。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这个意思。我们要注意,恕不等于宽恕。今语所谓宽恕,强调的是宽。(夫子之道,忠恕而已)总结:恕,简单说,就是将心比心。俗话说,半斤换八两,人心换人心,古人有“如心为恕”之训。恕不等于宽恕。今语宽恕,强调

7、的是宽,其宽容、原谅等义都是从宽引申,并不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核心是在强调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自己不愿被人此般对待的,推己及人,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注意的问题:1、避免议论空泛和重复。2、避免说理过程中前后矛盾,简单问题复杂化。3、适当联系现实,有具体论据更便于论证。以下分析为什么不合适?别人做错了事,我们应该宽容培养了更豁达的处事态度应该宽和待人,而不是一味麻烦他人担心他人的幸福快乐,是对人类的爱尊重他人选择,不用自己意愿代替他人选择教导我们做事要有同情心应放下成见,不以过高的标准要求别人不过分夸大自

8、己熟悉的,不排斥厌恶外来陌生的问题:曲解原文;跳跃解读;片面解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