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

ID:55815615

大小:9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08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愚公移山》编号课题课型编写审核时间班级姓名042新授课一、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顺畅朗读,了解故事的大意,理解语句的意思。2.分析愚公这一艺术形象,领悟其思想意义。3.拓展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行多角度的阅读。二、学习重难点:1.指导学生顺畅朗读,了解故事的大意,理解语句的意思。2.分析愚公这一艺术形象,领悟其思想意义。三、学习过程:(一)课前先学1.字音仞()箕畚()孀()龀()匮()荷()2.词语(1)重点实词许彻惧负匮(2)通假字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甚矣,汝之不惠河曲智叟亡以应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无陇断焉(

2、3)古今异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何苦而不平(4)一词多义且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焉且焉置土石()始一反焉()而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其其如土石何()其妻献疑曰()惧其不已()(5)词类活用现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吾与汝毕力平险()3.重点句子翻译(1)甚矣,汝之不惠。(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4)河曲智叟无以应。4.作者简介列子,名,又称御寇,国人,前期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列子》里面保存了不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

3、神话传说。5.自由质疑四、拓展延伸有人说:“谁说愚公不愚,我看就很愚。高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很傻,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道或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你对此是怎样看的?2五、达标巩固(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字注音:龀(  ) 匮(  ) 厝(  ) 孀(  ) 箕畚(  )(  )2.解释句中的字:⑴杂然相许(许:   )⑵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⑶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   )⑷帝感其诚(感:   )⑸而山不加增(加:   )⑹聚室而谋曰(聚室:   )3.引用原文回答问题。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愚

4、公移山的目的是:愚公认为移山一定能实现的原因是:4.翻译下列句子。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⑵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5.指出下列“其”和“之”的不同用法。其:其妻献疑曰(   )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  帝感其诚(   )之:河阳之北(   )  以君之力(   )笑而止之曰(   )  毁山之一毛(   )6.分析“其妻献疑”和“智叟笑而止之”的内容,回答:其妻对愚公的举动是从角度说的,话语中带有的语气,其目的是。智叟对愚公的举动是从角度说的,话语中带有的语

5、气,其目的是。 课外实践 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1.解释下列字词。⑴未穷青之技(穷:  )⑵秦青弗止(弗止:  )⑶自谓尽之(谓:  )⑷乃谢求反(谢:  )(反:  )2.解释下列多义词:⑴于:薛谭学讴于秦青(  )   饯于郊衢(  )⑵之:未穷青之技(  )   自谓尽之(   )3.薛谭为什么“乃谢求反,终身不言归”?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六、小结反思评价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