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钢市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学段质量检测试题(无答案)鲁人版.doc

山东省济钢市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学段质量检测试题(无答案)鲁人版.doc

ID:55817194

大小:6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08

山东省济钢市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学段质量检测试题(无答案)鲁人版.doc_第1页
山东省济钢市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学段质量检测试题(无答案)鲁人版.doc_第2页
山东省济钢市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学段质量检测试题(无答案)鲁人版.doc_第3页
山东省济钢市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学段质量检测试题(无答案)鲁人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钢市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学段质量检测试题(无答案)鲁人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高一语文检测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槁暴(pù)蛟龙(jiāo)跬步(kuǐ)容膝(xī)B.袅娜(niǎonà)荒芜(wǔ)耘耔(zǐ)船棹(nào)C、经传(chuán)句读(dòu)苌弘(cháng)出岫(xiù)D.妒忌(dù)禁锢(gù)反省(shěng)惆怅(zhànɡ)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义气用事不可估量冒然行事契而不舍B.娇揉造作忠贞不渝贻笑大方优哉游哉C出头椽子莫忠一是再接再励平平仄仄D欲盖弥彰乐夫天命金石可镂名副其

2、实3.填入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成就还没有,就全靠有书籍记载流传下来。②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和最受诬蔑的人。③这是一条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A.湮没忌恨幽僻B.淹没忌恨幽静C.湮没记恨幽僻D.淹没记恨幽静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作为一个门外汉,竟然在专家面前指手画脚,也不怕被贻笑大方。B.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只在《文艺新闻》上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C.你这人一点都漠不关心我们的生活,人家正发愁呢,你还开玩笑。D.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积淀和不绝如缕的文化传统,是我国新时期文化发展的

3、起点,也是我们民族振兴的基石。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是这个城里唯一的一所大学,这所大学一直对孩子们充满了神秘感。B.全球气象灾害频发的主要成因是北半球极地大气环流出现了明显的调整转换造成的,原先集中在北极地区的极地冷空气,不断大举扩散南下。C.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出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D.预防甲型H1N1流感,应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

4、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4用心爱心专心  B.打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  C.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D.科学对人类事物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心灵。二、(12分,每小题3分)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

5、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刚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7.“嗟乎”

6、一词表示的语气是()  A.感慨B.叹息C.悲哀D.愤慨  8.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9.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D.古之人不余欺也  10.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

7、动耳。  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土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第二卷(非选择题共90分)三、(共20分)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分)4用心爱心专心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分)③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分)12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2).是故弟子,,,,如是而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