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字》杨向楠.doc

《学写字》杨向楠.doc

ID:55829102

大小:4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09

《学写字》杨向楠.doc_第1页
《学写字》杨向楠.doc_第2页
《学写字》杨向楠.doc_第3页
《学写字》杨向楠.doc_第4页
《学写字》杨向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写字》杨向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写字》教学设计西安市曲江第一小学杨向楠教材简介本节课为教师自己整合的一节一年级写字课。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为“学写左右结构的字”。重在学会观察汉字的特点,学会规范、紧凑、美观地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同时渗透写字习惯和写字兴趣的培养,激励孩子热爱汉字,热爱书写,愿意传承汉字书写艺术。学情分析学生有一定的书写基础,但是没有专门进行过完整写字课教学,所有的写字知识都是配合教材书写任务,作为讲解和渗透的。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初步掌握汉字“主笔”的概念,并规范书写。2.掌握左右结构的汉字的书写方法。3

2、.规范、紧凑、美观地书写左右结构的汉字。教学重点掌握左右结构的汉字的书写方法。教学难点规范、紧凑、美观地书写左右结构的汉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练字本,铅笔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学写字教学要点1.学会观察,初步掌握汉字“主笔”的概念,并规范书写。2.掌握左右结构的汉字的书写方法。3.规范、紧凑、美观地书写左右结构的汉字。教学环节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展示个别学生作业。2.指名说说看完后的感想。3.让个别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把字写好的。4.听故事,学态度。5.说说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6.教师总结

3、。7.配乐欣赏书法作品。8.板书课题:学写字。【设计意图】了解书法家的故事并进行书法作品欣赏,激发孩子对写字的兴趣和热爱,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情感基础。二、写字教学,练写展示。<一>写好主笔1.教师总结主笔概念。2.出示生字:“电、老、心、牛”。3.让学生观察,找出主笔。4.指名反馈。5.课件显示主笔。6.学生练习书写。(强调坐姿、配乐)7.展评。【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初步感知主笔的概念,而后通过书写生字进行掌握和巩固。<二>、观察左右结构的生字,找出特点1.出示左右结构的生字:“河、清”“剑、彩、别”“好、

4、朋”。2.观察这些生字有什么特点。3.指名反馈。4.教师小结。【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生字的结构特点。<三>、学习左右结构的生字—左窄右宽的生字(一)学写生字“河”1.单独出示生字“河、清”。2.观察“河”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指名反馈。4.学习“穿插”写法。A.老师提问:“河”的左右两边是好朋友,离得很近,但是有没有挤在一起?它们的个别笔画互相穿插在一起,同学们看看“可”的哪一笔和“三点水”离得最近?B.指名反馈。C.教师小结。“可”的第一笔长横要写在“三点水”前两点之间,紧靠于第一点下方的位置。5.教师范

5、写。(二)同桌合作学习“清”1.同桌合作观察、讨论“清”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如何把“清”写规范、紧凑、美观呢?“青”的哪一笔离三点水最近?哪一笔发生了变化?2.指名反馈。3.师生一起总结。“清”的第七笔长横离第二笔点最近。“月”是硬月底。4.教师范写。(三)学生练习书写“河”和“清”(配乐)(四)展评。【设计意图】根据左右结构字的不同特点,掌握左窄右宽这类字的写法。<四>学习左右结构的字—左宽右窄的生字1.出示生字“剑、彩、别”2.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特点。3.指名反馈。4.教师总结。【设计意图】根据左右结构

6、字的不同特点,掌握左宽右窄这类字的写法。<五>学习左右结构的生字—左右相等的生字(一)学习“好”和“朋”1.出示生字“好、朋”。2.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3.指名反馈。4.师生一起总结。5.学习生字“好”。A.说说“好”字怎样才能写得紧凑一点?“女”字旁哪一笔发生了变化?B.指名反馈。C.教师总结。“子”的第三笔横靠近“女”字。D.教师范写。(强调“女”字的提不能出头)6.学习生字“朋”。A.同桌合作观察这个字怎么才能写得规范、紧凑又美观。B.指名反馈。C.教师总结。D.教师范写。【设计意图】根据左右结构

7、字的不同特点,掌握左右相等这类字的写法。(二)学生练习书写1.学生练习书写“好”和“朋”(配乐)2.同桌互相评价。A.课件出示同桌互评要求。B.同桌互相评价。C.进行二次改错书写。D.指名说说自己是怎么评价的。【设计意图】同桌合作参与评价,激发学生写字的热情,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一、课堂小结:1.说说自己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写左右结构的生字应当注意哪些问题?2.教师总结。二、作业布置今天学写的字每个写四遍。【板书设计】学写字河清好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