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教育的艺术.doc

批评教育的艺术.doc

ID:55834172

大小:2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09

批评教育的艺术.doc_第1页
批评教育的艺术.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批评教育的艺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批评教育的艺术雅礼中学项月兰当学生淘气或犯错误时,班主任理当谆谆善诱,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使他们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然而,有的班主任只知到批评教育是为学生好,对采取什么样的批评教育方法却知之甚少。结果是学生不仅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反而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一)唠叨翻旧帐式教育学生犹如一棵小树,只有在成长过程中不断修剪,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学生有了过失,经过批评教育后,学生改正了,但免不了又可能犯新错误,又需要进行批评教育,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的犯错误,不断的接受批评教育,不断改正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但是有些班主任在批评教育学生时,总是唠

2、叨个没完,甚至翻旧帐,新帐旧帐一起算,实际上这个学生过去所犯的错误,经过批评教育已经得到了改正。当学生出现新的过失时,及时批评教育是对的,但是没有必要翻旧帐,因为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一种不允许犯错误,至多只能犯一次错误的印象,而事实上这又是不可能的。对班主任来说很可能因为批评教育不当而失学生的信任;对学生来说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即犯了错误就永远改不好,或着是错误太多没办法改好,致使学生产生一种自暴自弃的心理,从而丧失求知向上的咏气和信心。(二)横向对比式教育由于每个学生都有其不同的年龄、性别、学习基础、家庭结构和生活环境,所以学生的性格特征也不一样,有的学生爱犯这样的错误,有的学生

3、爱犯那样的错误;有的学生擅长这样,有的学生擅长那样。有些班主任由于对每个学生缺乏个性的调查研究,一但学生犯了错误,在批评教育学生时,总容易将其与优秀学生对比,有时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夸大优秀学生的优点,有意无意地贬低被批评学生,将其说得一无是处,批得体无完肤。这种不恰当的横向式教育,不仅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己不如人的想法,还容易造成自卑心理,造成情绪不振、孤僻冷傲的性格,而且还会片面地理解为老师不喜欢我,导致学生的畸形心理和与班主任为敌的情绪。(三)轮番轰炸式教育对学生的过失,所有的老师都有进行教育的职责。其实只要学生知错,应该如何改正即可。但有些班主任则不是这样,往往是班主任批评

4、完之后,又将学生推到任课老师处接受批评,本来是极简单的一件事,好像任课老师少了一个人批评,学生的错误就改不掉似的。然而,学生均有自尊心,当他们挨批时,心里一样很惭愧。这个时候,如果所有的老师跟班主任一齐上阵,痛加鞭挞,其结果不仅会伤及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还会把学生弄得晕头转向,不知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产生一种恐惧心理,从而导致学生情绪起伏,反应迟钝,久而久之,胆小怕事,遇事优柔寡断,没有主见。(四)讽刺挖苦式教育-2-学生就是学生,当他们有了错误时,应当直接提出批评,用不着绕弯子,或含沙射影地进行挖苦讽刺。因为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年龄,思想单纯,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有限,如果班主

5、任采用冷嘲热讽式的教育,学生不仅听不明白,还容易产生误解,甚至有的学生在弄明白这是一种挖苦后,自尊心受到伤害,于是产生一种对抗情绪或逆反心理,自然而然就疏远了与班主任的感情,甚而至于模仿班主任的方式讽刺挖苦他人。实践证明,对学生的过失进行批评教育,是关心,是爱护;批评教育是否得法,又是衡量班主任素质高低的尺度。上述四种批评教育方式,很显然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甚至只会出现相反的结果。因此,当学生有过失时,作为班主任应当采取科学的方法,恰到好处地帮助学生找到过失之因,找到改过之道。班主任只有做到了实事求是,心平气和,学生才能心悦诚服。这样才能有益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那么,班主任

6、应该采取什么方式来批评学生,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呢?笔者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尝试运用了以下四种方法。(一)模糊批评法。模糊批评是指学生犯有一些常见的小错误时,班主任可对学生进行不点名批评。如班级学生有上课讲小话的习惯,班主任可不点名地说:“我班个别同学有上课讲小话的习惯,影响他人听课,请及改正。”学生大都会问自己:“我是否有讲话的习惯呢?老师一定在说我,我得改正。”从而使全班学生注意改正上课讲话的毛病。(二)体态语言法。班主任文明、自然、适度的体态语言在批评学生时,可以收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如学生言行不文明,不礼貌,你可以扬头表示不理睬。班级出了差错,班主任低头沉思,能带动学生思

7、考。学生偶然的差错,可以用瞥他一眼的方法表示责怪和批评,引起其警醒,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三)冷却处理法。学生违反了有关纪律,如果是心烦意乱,情绪波动只会火上浇油,所以需要等待,或者改变环境,或者找一个学生崇拜的老师或信任的同学同他谈话,同时还要放弃前嫌,不算总帐,就事论事,使之产生内疚,达到自省。(四)循序渐进法。学生道德意识的发展,思想观念的形成,纪律意识的养成,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培养和塑造。班主任应按知、情、意、行的发展顺序,对学生逐步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