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详解】2012届高三物理名校试题汇编系列(第2期)专题2 力 物体的平衡.doc

【精选+详解】2012届高三物理名校试题汇编系列(第2期)专题2 力 物体的平衡.doc

ID:55844009

大小:615.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6-09

【精选+详解】2012届高三物理名校试题汇编系列(第2期)专题2 力 物体的平衡.doc_第1页
【精选+详解】2012届高三物理名校试题汇编系列(第2期)专题2 力 物体的平衡.doc_第2页
【精选+详解】2012届高三物理名校试题汇编系列(第2期)专题2 力 物体的平衡.doc_第3页
【精选+详解】2012届高三物理名校试题汇编系列(第2期)专题2 力 物体的平衡.doc_第4页
【精选+详解】2012届高三物理名校试题汇编系列(第2期)专题2 力 物体的平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选+详解】2012届高三物理名校试题汇编系列(第2期)专题2 力 物体的平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届高三物理名校试题汇编系列(第2期)专题2力物体的平衡一、单项选择题1.(上海市吴淞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首先指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科学家是()A.笛卡尔B.伽利略C.牛顿D.惠更斯1.B解析: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或者说考查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背景。亚里士多德根据经验事实(如用力推车,车子才前进,停止用力,车子就要停下来),得出结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即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恰恰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与伽利略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明确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外力

2、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伽利略和笛卡尔的正确结论在隔了一代人以后,由牛顿总结成动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略)。本题答案为B。2.(云南省昆明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卷)如图所示,由F1、F2、F3为边长组成四个三角形,且F1<F2<F3.根据力的合成,在四个图中三个力F1、F2、F3的合力最大的是()2.A解析:本题考查矢量合成的三角形定则。根据三角形定则,求两个力的合力时,可以将它们首尾相接,其合力与这两个分力组成闭合三角形,方向由起点指向箭头,如选项A所示,F3就是F1与F2的合力;本题求解三个

3、力的合力,可以先将两个力合成,再将求出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合成,结合三角形定则可知,四个选项的合力分别为2F3、0、2F1和2F2,因为F1<F2<F3,所以A图合力最大。本题答案为A。点评:力和位移都是矢量,矢量的合成都遵循三角形定则或平行四边形定则(它们实质上是一样的);如果把本题中的三个分力看做三个分位移,就可以把求合力转化为求合位移,其结果是一样的,不妨比较一下,看哪种方法简单。16用心爱心专心3.(浙江省浙南、浙北部分学校2012届高三12月联考)叠罗汉是一种二人以上层层叠成各种造型的游戏娱乐形式,也是一种高难度的杂技。图示为六人叠成的三层静态造塑,假设每个人的重量均为G,下面五人的

4、背部均呈水平状态,则最底层正中间的人的一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A.B.C.D.3.C解析:本题考查受力分析。处在最高层的那个人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竖直向下的重力、两只腿受到的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每个支持力大小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处在中间层的那两个人每人承受了竖直向下的压力,大小为,对中间层的那两个人受力分析,同理可得,他们每只腿对最低层人员的压力大小为;分析最低层正中间那个人的受力情况,其共受到五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G、两个竖直向下的正压力(大小均为)和两只腿受到的竖直向上的支持力(设大小均为N),根据平衡条件,可得2N=G++,所以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这个人

5、的一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本题答案为C。4.(福建省四地六校2012届高三联考物理试卷)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叠放着A、B两物体,B物体受力F作用,A、B一起相对地面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B物体的受力个数为()A.4个   B.5个   16用心爱心专心C.6个   D.7个4.C解析:先用隔离法,选取A为研究对象,A必受到B对其施加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所以A对B施加了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再运用整体法,选取A和B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做匀减速运动,合力方向向后,即地面对系统或B物体施加了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最后再选取B为研究对象,其共受到6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A对其竖直向下的压

6、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地面对它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以及水平拉力F。本题答案为C。5.(福建省福州八中2012届高三质检)如图所示,木板B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绳固定在直立墙壁上,用水平力F向左拉动B,使B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这时绳水平,张力为T。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T=FB.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大小等于TC.木板B受到一个静摩擦力,一个滑动摩擦力,合力大小等于FD.若木板B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则拉力仍为F5.D解析:木块A、B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所以木块A受到的是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设其大小为f1),因为木块A相对地面静

7、止,其受力平衡,所以f1=T,选项B错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木板B受到木块A对其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大小为f1),因为木板B相对地面向左运动,所以其还受到地面对其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设其大小为f2),在水平方向上其还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三力平衡,所以F=f1+f2=T+f2,选项AC错误;若木板B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其受到的两个滑动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均不变,拉力仍为F,选项D正确。本题答案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