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语文试卷.doc

七年级上语文试卷.doc

ID:55845922

大小:6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14

七年级上语文试卷.doc_第1页
七年级上语文试卷.doc_第2页
七年级上语文试卷.doc_第3页
七年级上语文试卷.doc_第4页
七年级上语文试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语文试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年下学期七年级上册语文段考试卷姓名班次一、知识积累(24分)1.阅读下面语段,请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在青藏高原的山间、路口、湖边、江(pàn),几乎都可以看到五彩(bān)斓的玛尼石。每块玛尼石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每块玛尼石都有一个虔(chéng)的寄托,它们躺在这片静穆的土地上,(sù)说着千年的历史和神话。2.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啜泣(chuò)玷污(zhān)贪婪(lán)丰硕(shuò)B.眩目(xuán)鹤唳(lì)济南(jì)风韵(yùn)C.小憩(qì)黄晕(yùn)朗润(rùn)

2、奢望(shē)D.竦峙(sǒng)贮蓄(chú)梦寐(mèi)管弦(xuán)3.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各得其所喜出望外突如其来多愁善感B.自作主张形影不离不可抗拒迷迷糊糊C.花团锦簇疲倦不堪不求胜解浑为一谈D.花枝招展一字不漏蛛丝马迹整装待发4、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2分)()A.同学们在运动场上生龙活虎,来势汹汹。B.这人迹罕至的丛林,就是鸟儿的天堂。C.任长霞同志的先进事迹已广为流传,家喻户晓。D.面对特务的嚣张气焰,闻一多先生义愤填膺,拍案而起。5.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济南的冬天》

3、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茶馆》等。B.《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稼轩长短句》中的第一章。C.《秋天》这首诗中描绘了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D.《秋天的怀念》是当代作家史铁柱,文章通过重病缠身的母亲无私付出,歌颂了伟大的母爱。76、古诗文背诵与默写。(8分)①海日生残夜,。②,谁家新燕啄春泥。③宁为玉碎,。④曲径通幽处,。⑤兄女曰:“。”⑥夕阳西下,。⑦,志在千里。⑧我寄愁心与明月,。7.某书店要在店内醒目的地方挂一个条幅,条幅上写一句格言,请把认为适合的格言写出来。(2分)答:8.

4、仿照下面两句话的格式和含义续写两句话。(2分)如果你是一朵鲜花,就给人们带来一分温馨;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给人间增添一分春色。答:二、阅读(46分)(一)、阅读文段答题(14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

5、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

6、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79、《春》的作者是,体裁是。(2分)10、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3分)11、选文第一节描绘一幅春草勃发图。作者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请用直线画出正面描写的句子,用曲线画出侧面描写的句子。(2分)12、文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答:13、选文第三节在绘景时调动了多种感官。如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请在文中各找一句加以说明。(2分)触觉:。嗅觉:。视觉:。听觉:。14、根据示例归纳。(3分

7、)小草报告春天的到来,我们可以给春草图归纳为:草报春。请给“春花图”和“春风图”“春雨图”按画线词的格式归纳依次为:、、。(二)阅读文言文,回答(12分)《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

8、,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