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高三期末考试说明.doc

扬州市高三期末考试说明.doc

ID:55847233

大小:17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3-14

扬州市高三期末考试说明.doc_第1页
扬州市高三期末考试说明.doc_第2页
扬州市高三期末考试说明.doc_第3页
扬州市高三期末考试说明.doc_第4页
扬州市高三期末考试说明.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扬州市高三期末考试说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扬州市高三期末英语考试说明一、 命题指导思想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江苏省2013年英语科考试说明,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教学要求和近几年江苏高考命题特点制定命题方案,确定考试内容与要求,进行高三英语学科的命题。高三期末 命题结合我省高中英语教学实际和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命题考虑英语学科特点,在考查考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同时,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

2、、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本《说明》含考试内容及要求、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书面表达评分标准。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语言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运用高三本年度(译林牛津9—11模块教材)所学重点语言、语法知识(含课本词汇、语法、话题)及备战高考复习与冲刺相关的热点知识,考查高中阶段应对高考选拔所需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特别是考查语篇阅读中学生跨域生词和长难句语言障碍的能力和阅读速度及理解深度。高三期末除考查课本词汇外,还考查课标所要求的35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详见2014年江苏考试说明附录:词汇表)。(

3、二)语言运用1、听力要求考生能听懂关于生活中所熟悉的简短对话或独白。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和要义:任何一段对话或独白总会围绕一个主旨或者一个中心思想展开。有时,主旨要义会比较明确;有时则会贯穿整个对话或独白,考生需自己去归纳、概括。(2)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为了说明和支持主旨,对话或独白中总会出现一些具体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等。这些信息是理解和把握对话或独白主旨必不可少的内容,也常常是听力部分的重点考查项目。(3)对所听内容作出简单推断:话语发生的场合、说话者之间的关系等对话语含义的理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这些背景

4、知识的推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一个人对口语的理解能力,因而也是听力测试所要考查的重点项目之一。 (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一般来讲,说话者总会有说话的意图,或是提出或回答问题,阐述明自己的想法,或表明自己的态度或意见,对此的理解或推断在一般交往中非常重要。有时,说话者的意图或观点是明说出来的;有时则隐含在对话的字里行间,需要听者自己去揣摩、推断。(以上要求可以万禾教育/英语听力百分百为蓝本教材) (二)阅读要求考生能读懂简易的英语文学作品、科普文章、公告、说明以及书、报、杂志及各类媒体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

5、并能回答相关问题。考生应能(1)理解语篇主旨和要义:任何一篇文章都会有一个主旨要义。有时从文章的第一个段落,甚至第一个句子即可得出文章的主旨要义,从这一段或这个句子读者会知道文章描述的是谁或什么(即文章的主题),亦会了解作者希望读者了解主题方面的哪些内容。有时,文章的主旨要义则需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进行推断。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略读文章、领会大意的能力,它对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文章主题和中心思想的阐述往往需要大量细节信息的支持,这些细节对于理解全文内容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归纳和概括文章中心思

6、想的基础。命题人员往往会要求考生根据不同的要求,阅读文章以获得某些特定的信息或准确地寻求所需的细节。这类试题有时比较直接,理解字面意思即可答题;有时则较为间接,需要归纳、概括和推理才能答题。(3)根据上下文提供的线索推测生词的词义:正确理解文章中单词或短语的含义是理解文章的第一步,也是理解文章的基础,不懂单词含义根本就谈不上理解文章。但英语单词的含义并非完全等同于词典中所标注的汉语意思,其含义随不同的语境会有所不同。能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灵活变化的词义,才算是真正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此外,阅读文章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过去

7、未见过的词,但许多这类生词的词义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断出来。这种不使用词典而通过阅读上下文来推断生词含义的能力,是一个合格的读者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也是阅读测试中经常检测的一种能力。(4)根据文中事实和线索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阅读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即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在实际的阅读活动中,有时需要根据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进行逻辑推理,推测作者未提到的事实或某事发生的可能性等。( 5)理解文章的宏观结构和文脉逻辑关系:如果希望准确、深刻的理解文章,就必须对文章结构有所了解,把握全文的脉络,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8、十分重要。(6)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每篇文章都有一个特定的写作目的,或是向读者传递某个信息,或是愉悦读者,或是讲授某个道理。而这些信息通常并不是明确表达出来,而是隐含在文章之中。因此,这类问题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总体内容的基础上,去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7)提炼文章提纲,寻找主题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