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语文期末试卷分析.doc

初三下语文期末试卷分析.doc

ID:55850220

大小:42.4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4

初三下语文期末试卷分析.doc_第1页
初三下语文期末试卷分析.doc_第2页
初三下语文期末试卷分析.doc_第3页
初三下语文期末试卷分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三下语文期末试卷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三下语文期末试卷分析及复习策略一、试卷评价本次考试的语文卷由市教研室统一命制。试卷的结构主要分为“积累与运用”、“诗词赏析”、“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五大板块。试题注重于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与思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试题内容的人文特性,给学生以人文薰陶;依然注重于能力这个核心点,重视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考查,尤其重视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对在具体语言环境与实际生活语言的理解分析、概括运用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这次期末试卷的题型、题量与往年考试接近,从总体上看,本次考试的试卷导向性较好,既有

2、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推进素质教育,也有助于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素养,更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二、抽样调查(以七班为例)1、应考人数:34人实考人数:34人平均分:83.79及格率:91.2%2、各题得分率1—7题积累与运用得分率80.3%8—10题诗词赏析得分率69.6%11—15题文言文阅读得分率64.9%16—21题说明文阅读得分率65.7%22—26题记叙文阅读得分率53.5%27题作文得分率74.1%3、失分原因积累与运用:第3、4小题错误率最高。填字题出自课本,教师平时对于文本上的细节不够重视,只关注了课下注释和课后积累。病句题有些老旧,教师

3、在复习时知识点没有涉及到。诗词赏析:本题共六分,大部分学生的得分在四分。第八小题考查的是相关的文学常识诗人姓名及朝代,扣分是因为知识点熟记不到位,老师平时检查不彻底。第九小题是扣分情况最严重的一题,写景的作用大部分同学答案不全面,对于重点诗词的复习特别是全文的赏析还是不全面透彻。第十题全是主题情况良好。文言文阅读:这是两篇完全独立的文言文,课内文章的得分情况较好,个别同学十四小题没有审清题意,所以导致扣分。课外短文失分率较高,大部分同学是因为没有看懂原文,理解不了故事主旨,所以在第十一小题中丢掉两分,十五小题的分数也没有拿到。现代文阅读:第一篇为说明文阅读。本题共

4、六道小题,答案均在原文中,可本题得分率并不高,原因有二,一是审题不清,题意理解有偏差。例如十六小题问的是说明对象并非说明对象的特征。二是读文章不仔细。答案均在文中但不是那么显而易见,需要考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细致的找准找全答案,但很多学生因为粗心大意,答案总是不够全面。第二篇为抒情散文。本文于九上课本中第一课《白杨礼赞》有异曲同工之处,只可惜学生平时容易忽略课内现代文所以没有在考场上实现知识的迁移,例如第22小题文开头抒情的作用。在23、24、25小题中失分的主要原因是题意没有理解到位,答题用语不够规范。26小题是全题失分率最高的一道,95%以上的学生曲

5、解的了题意,所以导致了答非所问。作文:1.有关文体方面的问题:因为现在在作文文体这一方面要求宽松,“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所以文体意识的淡化和模糊,让学生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因此也出现了文体不明的现象,例如(1)写记叙文,缺乏事件的交代,事件前因后果不完整。(2)写议论文,论点不鲜明,论证不充分,论据老一套,论点和论据之间没有“粘合剂”,即缺乏对论据的有效议论和评价。(3)大多写的文章文体没有明显的界定,就说是散文吧,做不到“形散神不散”,往往是“形散无有,神聚不足”,材料和主旨确实提炼整合不够,表达方式单一,缺乏灵动性。2.有关立意方面的问题:普遍立意不高,

6、或唱高调,或一味空洞抒情,或模仿一些青春言情流行时尚作家的文风。3有关选材方面的问题:本次考试作文题学生虽然能够从熟悉的生活、亲身的经历入手来写,但是写的不新颖。血少对材料的巧妙把我和灵活运用。4.有关语言方面的问题:在文章中能够综合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语言灵动流畅者少;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稚拙贫乏者多。三、相关措施接下来就要进入到中考前的冲刺阶段了,所以我的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也就放在了系统复习上了。为了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制定了以下复习原则及计划。

7、复习原则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教师应认真研究《语文中考说明》,明确考试的范围与目标,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语文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按大纲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掌握每课的重点、难点,辅之以适当的练习;并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

8、生可适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