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表格归纳专题.doc

初二物理表格归纳专题.doc

ID:55851870

大小:57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4

初二物理表格归纳专题.doc_第1页
初二物理表格归纳专题.doc_第2页
初二物理表格归纳专题.doc_第3页
初二物理表格归纳专题.doc_第4页
初二物理表格归纳专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表格归纳专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二物理表格归纳专题数据归纳题的解题思路应扣住以下几点:1)明确实验目的:看到题目后一定要明确实验目的,避免出现答非所问的错误,同时也与本实验的相关物理规律及公式联系起来,为进一步分析数据做好准备。表格题的实验目的一般是在试题的第一句话中就呈现出来,通过认知、识记把要解决的问题跟物理基本知识相对照,运用逻辑思想方法中的比照法就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物理公式。2)重视解题方法:一般来说,影响一个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涉及的相关条件也不是单一的。我们必须根据题意判断出哪些因素在起作用、所起的作用分别是什么,运用“控制某一个

2、或几个因素不变”的方法对题目提供的或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筛选,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找出规律确定因果关系,分析概括从而正确归纳出结论。在书写结论时必须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结论的科学性、逻辑性。3)规范表述结论。表述结论时,应强调相关的条件和相应的因果关系。一个正确的实验结论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即比较哪些数据(或表格)+在什么条件下+实验结论。物理规律中相关的物理量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变化关系即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不是体现在表格数据排列的前后或左右,而是要理解物理规律的来龙去脉,通过对原因变化带来结果变化的分析,明确因果关系。1、(05年中考

3、试题)某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节好实验装置。他们在光具座上先固定焦距为的凸透镜,按表一中的物距u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烛焰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v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换用焦距为的凸透镜,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了进一步探究物距u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他们进行适量的运算,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四列中。(已知)表一(凸透镜的焦距为)实验序号10.2000.2000.04001.005.005.0020.3000.1500.04500.503.

4、336.6730.5000.1250.06250.252.008.00表二(凸透镜的焦距为)实验序号40.2000.3000.06001.505.003.3350.3000.2000.06000.673.335.0060.5000.1580.07900.322.006.33(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数据中的物距u与像距v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数据中的物理u

5、与像距v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不同的凸透镜,当它们成实像时,物距相同,像距随焦距的增大而增大。(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经运算后得到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8年中考试题)某小组同学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6、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当发光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L确定时,将凸透镜从发光物体处缓慢向光屏移动的过程中,有时能在光屏上成两次清晰的像,有时只能成一次清晰的像,有时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为了研究产生这些现象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并将每次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下表中。(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5、6、7)的第一次成像数据中像距v物距u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5、或6)的第一和第二次成像数据中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及相关条件

7、,可得出的结论:同一凸透镜,当__________________一定,移动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两次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继续分析比较表格是物屏距离L与凸透镜焦距f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次放大的像和一次缩小的像。图13、(08年市调研二)小明弯曲手中的锯片,感觉到所用拉力大小与弯曲程度有关,同时他猜想,拉力大小可能还与锯片的长

8、度有关,于是他和同学合作进行了如图1所示实验,将长度不同的同种材料组成的两根锯片分别夹于厚书内,伸出的长度(简称长度)用L表示,锯片形变量(弯曲程度)用末端量表示,对锯片的拉力用F表示,其大小等于弹簧秤读数。实验数据分别如下表一、表二所示:表一: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