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力与物体的平衡.doc

高考专题力与物体的平衡.doc

ID:55853771

大小:64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14

高考专题力与物体的平衡.doc_第1页
高考专题力与物体的平衡.doc_第2页
高考专题力与物体的平衡.doc_第3页
高考专题力与物体的平衡.doc_第4页
高考专题力与物体的平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力与物体的平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力物体的平衡●复习导航力是贯穿于整个物理学的重要概念,准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力在合成与分解时所遵守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也是所有的矢量都遵守的普遍法则.平衡条件(F合=0)更是广泛应用于力、热、电等各部分内容的题目求解当中.本章内容可分为两个单元组织复习:(Ⅰ)力学中的三种常见力;物体受力分析.(Ⅱ)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第Ⅰ单元力学中的三种常见力·物体受力分析●知识聚焦一、力的概念1.(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的基本性质:①物质性②力的相互性③力的矢

2、量性④力的独立性注意:矢量相等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同(3)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4)力的单位:牛顿(N).2.力的分类:(1)按力的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2)按力的效果:可分为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思考:①如何辨别某力是效果命名还是性质命名呢?②根据效果命名时,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相同吗?试举例说明?③同一性质的力,效果可能不同吗?试举例说明?注意:在受力分析是均是按性质力去分析练习: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3、()A.“以卵击石”鸡蛋破裂,而石头无损的事实说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比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B.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一个力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C.一个物体先对别的物体施加力后才能受到反作用力D.物体的施力和受力是同时的E.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F.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G.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H.放在斜面上的物体会沿斜面下滑,是因为受了一个下滑力作用J.放在水中的木块浮于水面,是因为受浮力作用K.如果作用力变化则反作用力也将变化2.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下列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

4、如图中,正确的是(G为重力,F为脚对球的作用力,f为空气阻力):二、力学中的三种常见力1.重力产生:地球的吸引.大小:G=mg,在地球上不同位置,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略有不同.方向:竖直向下.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重心相对物体的位置由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决定.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2.弹力:直接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产生条件:(1)两物体直接接触;(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物体所受的弹力必定是由于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弹力方向的确定:

5、(1)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2)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弹力大小的确定:(1)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遵守胡克定律F=kx.(2)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定律或平衡条件来计算.3.摩擦力: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处产生的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1)静摩擦力产生条件:两物体①直接接触;②相互挤压;③接触面不光滑;④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沿着接触面的切线,与相对滑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可在0与

6、最大静摩擦力Fm之间变化,即0<F≤Fm.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无关,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物体所受的其他力决定,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或平衡条件求静摩擦力的大小.(2)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两物体①直接接触;②相互挤压;③接触面不光滑;④有相对滑动.方向:沿着接触面的切线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大小:Ff=μFN三、物体受力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是研究力学问题的重要方法.受力分析的程序是:1.根据题意选取研究的对象.选取研究对象的原则是要使对问题的研究尽量简便.研究对象可以

7、是单个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也可以是由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2.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为防止漏掉某个力,要养成按一般步骤分析的好习惯.一般应先分析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再分析其他场力(电场力、磁场力等).3.每分析一个力,都要想一想它的施力物体是谁,这样可以避免分析出某些不存在的力.如竖直上抛的物体并不受向上的推力,而刹车后靠惯性滑行的汽车也不受向前的“冲力”.4.画完受力图后要进行定性检验,看一看根据你画的受力图,物体能否处于题目

8、中所给的运动状态.5.对物体受力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把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它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相混淆.(2)对于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必须明确它的来源,不能无中生有.(3)分析的是物体受到哪些“性质力”(按性质分类的力),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例如,有人认为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至最高点时(图1—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