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私学y.ppt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y.ppt

ID:55857092

大小:439.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6-10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y.ppt_第1页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y.ppt_第2页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y.ppt_第3页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y.ppt_第4页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y.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y.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私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经济上:由于铁制工具和牛耕犁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经济形势的变化打破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孕育成熟。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为保护自己的利益,积极要求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进行政治改革。这种经济下移和政治下移是私学产生与发展的先决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产生及发展文化上: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4年)是社会急剧动荡时代,官学衰废,奴隶主贵族子弟享有世袭特权,不需学习也能成为统治者,这样原来的官学失去了存在的阶级基础,官学名存实亡。西周时期的礼乐典章制度根本不能适应“礼崩乐坏”的形势,孔

2、子称春秋是“天下无道”时期。各国统治者急需“贤人”辅政。此外,战乱与官学的废弛使得文化典籍和文化职官流落民间,原来西周时“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变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开始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这种历史现象称为“文化下移”。民间学者开始出现,他们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立了各种新学说,推动了私学的兴起。即社会动荡——王权衰落——官学衰废——文化下移——私学兴起二、私学的兴起1、士阶层的崛起春秋时期是私学的兴起阶段,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私学的繁荣阶段。私学的兴起与士阶层的崛起有关。

3、“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处于贵族的下层和平民的上层。它本来只是奴隶主贵族中的低级官吏,即“公卿大夫士”中的士,又是四民之首,即“士农工商”的士。“士”有文士和武士之分。在社会剧烈变动时期,文士的队伍不断扩大,成为有影响的阶层。春秋时期人们大多把社会上一批不狩不猎、不农不工、不贾不商,脱离生产劳动的人称为“士”。士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他们大多能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或有一技之长,他们四处游说,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寻求进身之阶,成为社会上非常活跃的一股势力。2、养士之风盛行在诸侯争霸,七国称雄的战国时代,各国诸侯和公卿大夫为了壮大势力,扩大影

4、响,都争相养士,于是不管王室还是私门养士之风盛行。当时的王公大人和卿大夫都能“礼贤下士”,实行“尊贤”的政策。采用“选士”和“养士”的办法搜罗人才。由于各国统治者竞相养士,使得“士”成为一种受人青睐的职业,人们纷纷学习做士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气。但“士”需要经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才能造就,因此人们需要拜师求学,这就成为私学大发展的重要力量。3、百家争鸣养士之风盛行促进了私学的发展和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使文化知识传播于民间。私学的自由讲学、自由传授也直接推动了各种学派的形成。代表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不同利益的学派,相互之

5、间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因此出现了诸子蜂起,学派纷呈,百家争鸣的学术空前繁荣局面。百家争鸣发轫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儒墨之争,到战国时期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诸子纷争局面。“百家”是虚指,形容学派之多。诸子百家通常指“九流十家”,包括儒、道、阴阳、名、法、墨、纵横、杂、农、小说家。其中影响最大并与教育关系密切的是儒、墨、道、法诸家。各学派之间、同一学派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影响,它们在众多知识领域内都提出了不少问题和见解,不断深化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水平。后来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实际上已经在百家争鸣中提出或萌芽了。“坐而论道”三、私

6、学的发展战国时期各学派都创办了私学,但对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私学。1、儒家私学。代表保守势力,注重孝悌、名分、宗法、井田、仁义等,其创始人是孔子,内分八派,其中子思、孟氏和乐正氏三派合称思孟学派,该派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2、墨家私学。代表劳动人民和手工业者,创始人是墨翟,提倡贵俭、兼爱、舍己为人、抑强扶弱,注重传授生产和科学技术知识,在劳作中学习。它还是一个带有宗教色彩的政治团体,组织严密、纪律严明,弟子必须绝对服从首领(称为“钜ju子”),如有违背,必依法处罚。该派在自然科学如数学、光学

7、、力学和逻辑学方面取得了较高的学术成就。3、道家私学。代表没落贵族阶级,创始人是老聃和庄周(合称老庄),提倡消极隐遁的人生观,反对学习知识,对当时的统治者抱有反感。老庄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分析社会和教育问题,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4、法家私学。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创始人有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韩非、李斯,提倡变法、耕战、积极进取、实行法治。以上各学派代表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利益,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治国方案,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多方面探讨,各学派之间既相互渗透,又展开激烈争论,促进了学术的繁荣。墨子老子孔子荀子孟子庄子四、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一

8、所著名高等学府,因齐国君主在都城的稷门附近设立学宫而得名。稷下学宫历史悠久,它创办于公元前4世纪中叶,至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历时150年。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养士之风走向制度化的产物,也是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