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幼儿入厕.doc

关注幼儿入厕.doc

ID:55859676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0

关注幼儿入厕.doc_第1页
关注幼儿入厕.doc_第2页
关注幼儿入厕.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注幼儿入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注幼儿入厕--细节决定成败  幼儿园厕所案件屡见不选,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俗话说“校园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需要用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去关注孩子,关注他们生活的一点一滴,关注他们心灵的每一声呢喃细语,关注他们每一个细小的需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至。  案例1:  每天早晨来到幼儿园我们第一句话就说:“我家胖胖今天还没有拉呢?”  “胖胖你拉吗?拉的话可以上厕所。”  “老师,我不拉!”  “你尿

2、不?”  “不尿!”  “老师,老师,胖胖又尿裤子了。”  “胖胖只要你上厕所不用和老师说,自己去就行。”可是胖胖一天尿湿裤子好几回;上幼儿园几天都不大便;有时因憋大便而经常拉在裤子里。这样一直持续一个学期,我的头都快大了。胖胖成了全园的“文明人物”。我觉得自己工作很失败。我迫切希望解决这个问题。我经常和胖胖沟通。后来孩子终于说出,原来是害怕厕所。因为幼儿园是蹲便,他家是坐便。  小班幼儿初人园时,由于从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在生活上、情感上和心理上均依赖成人的照顾,不安全感就产生了,尤其是惧怕幼儿园厕所里的蹲坑。如何让孩子们不害怕上厕所呢?我们认为,营造适合幼儿

3、的厕所环境势在必行。既然孩子们害怕蹲坑,我们就在每个厕坑的两边选适中的位置用环保油漆画上了可爱的小脚印,孩子们看了既喜欢又感到新奇,都争着去踩自己喜欢的小脚印。这样一来小朋友每人都踩着一对小脚印,既减轻了孩子们的心理压力,又激起了孩子们主动上厕所的欲望,而且当孩子们把自己的小脚和厕坑边的小脚印对准后蹲下来大小便时,不会弄到外面来。我为男孩画一个靶心,孩子每次都对准靶心射击,真的是一举多得。  案例2:小朋友集体上厕所时,总是出现拥挤的现象。你推我,我推你。  “老师,泽泽又推我了!”  “老师,泽泽还推我了!”  “老师,泽泽还打我了!”  “老师,泽泽尿到尿桶外面!” 

4、 “老师,泽泽尿我身上了!”  “老师,泽泽还推我了!”  泽泽成我们班的“捣蛋机器”。总有人告他的状,我们也反应在家就是个小霸王,经常大邻居的小朋友,有时还和大朋友打架。打人都是家常便饭,有时候还咬人呢?我们也经常打骂,孩子是软硬不吃。现在搞得班上有的小朋友都不敢上幼儿园了。告诉他这是不道德的行为,他就是不听。随后,我转换了一种方法,我这样对调皮的泽泽说:“泽泽,你往小朋友身上尿尿,是不是会把衣服弄脏了?”  泽泽点了点头。  “小朋友的衣服脏了,他会怎么样呀?”  “他会不高兴,还会被妈妈骂。”泽泽认真地说。  “你希望这样吗?”  泽泽摇摇头。  “那为了别的小朋友

5、不被妈妈骂,咱们不要往小朋友身上尿尿好不好?”  “好吧。”没想到泽泽爽快地答应了。  案例3:  饮水期间孩子们有的喝水,有的上厕所。这时,厕所里传来了争执的声音:“这是我第一个抢到的!老师,他推我!”  “不行,我就要第一个!”  “哇!”(哭声)……原来,小朋友一起拥到厕所里,由于人多厕所少,有些小朋友就要等待入厕。悦悦就是不愿等,一进去就要抢第一。其他小朋友可不乐意了,她就动起了武力……像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上演好几次。很容易摔伤幼儿,我很担心。我们知道幼儿模仿力极强,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能通过模仿去学习攻击性行为,同样也可以通过模仿去学会谦让、互助、分享和合作等

6、一些行为。我就将一些小故事或让孩子看谦让的视频。悦悦很快学会谦让。  案例反思俗话说得好,“细节决定成败”。幼儿入厕也不容忽视。小班幼儿刚刚从家庭中走出来,他们的独占心理比较明显。在他们的意识中,“我抢到的就是我的。”“我抢不到就打你、咬你。”因此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常常发生冲突。2-4岁时幼儿秩序关键期,我一定抓这一契机,培养幼儿的秩序感。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想通过厕所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自我意识。  我们知道幼儿模仿力极强,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能通过模仿去学习攻击性行为,同样也可以通过模仿去学会谦让、互助、分享和合作等一些行为。  孩子就是这样的,你

7、给他讲道德、规则,他可能听不太懂,也可能听不进去。但如果你告诉他,他的行为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如果他停止这一动作,就是帮助别人、就是见义勇为的行为,他就会欣然接受。大多数孩子都有满腔热血,他希望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望。所以,孩子再调皮时,我们不妨把他的“调皮”化为“爱心”,让他自动放弃调皮行为。当爱心充满孩子的心灵时,他往往会用做好事来消耗自己的过剩精力,从而使调皮行为大大减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