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的自净作用以及水体基本模型.ppt

水体的自净作用以及水体基本模型.ppt

ID:55863641

大小:881.00 KB

页数:69页

时间:2020-06-10

水体的自净作用以及水体基本模型.ppt_第1页
水体的自净作用以及水体基本模型.ppt_第2页
水体的自净作用以及水体基本模型.ppt_第3页
水体的自净作用以及水体基本模型.ppt_第4页
水体的自净作用以及水体基本模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体的自净作用以及水体基本模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水体的自净作用以及水体水质基本模型概述孙跃昆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学院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二章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2..1对流与扩散2.2质量迁移2.3物理化学过程动力学(溶液平衡、均相系统、异相体系)2.4微生物生长动力学2.5其他过程(挥发过程、水解过程、光解过程)第三章水力学模型3.1零维方程3.2一维方程(水量平衡连续方程污染物迁移方程3.3二维(三维)方程3.4方程中的水力学参数3.5弥散系数D的估计方法(示踪剂法Wader公式Fisher法3.6纵向离散系数的估算第四章河流温度模型(不讲)4.1水表面与大气间的热平衡(辐射热蒸

2、发热对流热)4.2非线性温度模型4.3线性温度模型4.4河流温度模型实例第五章河流水质模型河流的混合稀释模型守恒污染物在均匀流场中的扩散模型非守恒污染物在均匀河流中的水质模型Streeter-Phelps(S-P)模型数学模型:针对系统的运动规律、特征和数量相依关系,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对系统概括或近似地表达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描述系统的这种数学语言和结构常常以一套反映数学关系的数学公式和具体算法体现出来,这些公式即为数学模型。(物理模型、化学模型)概念:水质模型(waterqualitymodel)是根据物质守恒原理,利用数学的语言

3、和方法描述参加水循环的水体中水质组分所发生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和生态学诸方面的变化、内在规律和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第一章概述类型:水质模型可按其空间维数、时间相关性、数学方程的特征以及所描述的对象、现象进行分类和命名。从空间维数上可分为零维、一维、二维和三维模型;从是否含有时间变量可分为动态和稳态模型;从模型的数学特征可分为随机性、确定性模型和线性、非线性模型;从描述的水体、对象、现象、物质迁移和反应动力学性质可分为河流、湖泊、河口、海湾、地下水模型;溶解氧、温度、重金属、有毒有机物、放射性模型;对流、扩散模型以及迁移、反应、生态学模型

4、等。目的:研究水质模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描述环境污染物在水中的运动和迁移转化规律,为水资源保护服务。它可用于实现水质模拟和评价,进行水质预报和预测,制订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水质规划以及进行水域的水质管理等,是实现水污染控制的有力工具。历史:水质模型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最早于1925年在美国俄亥俄河上开发的斯特里特-菲尔普斯模型,是一个DO-BOD模型。之后改进,逐步完善。1977年美国环境保护局发表的QUALll型,是这类模型的代表。它的最新版本QUAL2E(1982)能模拟任意组合的15种水质参数。80年代之后,随着水质研究的深入,199

5、4年水中有毒物的模型应运而生(WASP)。由于考虑了泥沙的作用,使这类模型变成了一个描述水流、泥沙和其他水质组分相互作用的气、液、固三相共存的复杂体系。它的代表作是美国环境保护局推出的WASP5模型。它能模拟有毒物质在水中发生的酸碱平衡、挥发、沉淀、溶解、水解、生物降解、吸附和解析、氧化还原、生物聚集、光解等过程以及大气的干、湿沉降物。与此同时,以食物链和能量传递为主线的生态学模型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建模步骤:①定义问题,确定系统及其边界(时间和空间),系统结构、功能,并作相关假设。②资料的收集和实验设计,确定变量,研究其变化规律。包括建模

6、所必须的同步水文、水力、水质、气象等资料和所涉及的反应动力学常数,否则要现场监测和实验获取。③确定模型及其结构(概念化模型)。尽量建立各种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即建立模型的结构,并进行平衡性、稳定性和灵敏性考察。概念化模型:①文字模型②图形模型(食物链)③箱式模型(每个箱代表一个环境因子,多箱之间有相互关系④输入输出模型灵敏性是指当模型中参数变化时,其结果产生的差别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稳定性是指模型是否能够收敛,如通过样本量的变化来分析相关参数估计量的稳定性,多次预测对结果影响小,稳定性好。平衡性是指模型模拟变量是否平衡。④确定模型的参数(

7、常数)。实验法、经验公式、回归分析(线性,非线性模型参数)、最小二乘法、优化法、蒙特卡罗法。并将参数代入模型后能较好地重现一组观测数据,称为模型率定。⑤模型的修正与检验。检查率定好的模型的计算值同另一组观测值的拟合度,衡量模型的预测能力。⑥应用。衡量模型能否满足建模目的。以上各步若不能满足需求,均需从头做起。环境数学模型组成:①外部变量或控制变量(可控制的输入输出变量)②状态变量(浓度)③数学方程(描述外边变量与状态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如Fick定律等④过程变量(描述状态变量变化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过程,通常是时间和空间)⑤参数变量或系数(如

8、速率常数)⑥通用常数(气体常数、分子量等)模型求解:现代水质模型因其复杂性一般要采用各种数值解法,应用计算机来完成。一个好的水质模型需有水文学、水力学、化学、生物化学、水质、数学以及计算机等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