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操作规程》之促进剂安全生产要点.doc

《安全操作规程》之促进剂安全生产要点.doc

ID:55875397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2

《安全操作规程》之促进剂安全生产要点.doc_第1页
《安全操作规程》之促进剂安全生产要点.doc_第2页
《安全操作规程》之促进剂安全生产要点.doc_第3页
《安全操作规程》之促进剂安全生产要点.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安全操作规程》之促进剂安全生产要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促进剂安全生产要点  促进剂是橡胶硫化中一种能加快橡胶与硫化剂反应速率的物质。常用的有促进剂秋兰姆类、噻唑类、次磺酰胺类。  1工艺简述  1.1二硫化碳生产二硫化碳的生产方法甚多,主要有电炉法、天然气法、沸腾床法、铁甑法、等离子法等。较简单的方法铁甑法的工艺是先将反应甑加热至约800℃,然后将木炭投入甑中摊匀,再将熔化的硫磺通过投硫器投入甑的底部,提高炉温至850~900℃,气化的硫蒸气与烧红的木炭接触生成二硫化碳,经泠凝、蒸馏为粗二硫化碳。  此装置的产品二硫化碳为一级易燃液体,闪点-30℃,自燃点90~110℃,二硫化碳及废气硫化氢为Ⅱ级毒物。  1.2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

2、TMTD)生产过程由缩合、氧化、水洗、脱水、干燥等工序组成。简要过程是:将二甲胺、氢氧化钠溶液和二硫化碳按一定比例计量投入缩合釜,于40~50℃在搅拌下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福美钠。然后将福美钠溶液送入氧化釜,通入氯气和空气进行氧化生成TMTD悬浮液。此悬浮液经水洗、脱水、干燥即为成品。  该装置原料二硫化碳、二甲胺均为一级易燃液体。  1.32—巯基苯并噻唑(M)、二硫化二苯并噻唑(DM)生产过程是:将经过配制的多硫化钠和二硫化碳及邻硝基氯苯送入缩合釜,于110~130℃及0.35MPa压力下,搅拌缩合成M-钠盐,然后在氧化釜鼓入空气进行氧化,在酸化釜加入10~15%稀硫酸进行酸化

3、为M,经水洗、脱水、干燥、粉碎等工序制出促进剂M产品。将促进剂M和亚硝酸钠送氧化釜加热到60℃,吹入空气并滴加浓度4~4.5g/100ml的硫酸,氧化制得促进剂DM,然后经水洗、脱水、干燥、筛选、包装为产品。  该装置的原料二硫化碳为一级易燃液体,Ⅱ级毒物,其余物料也均为有毒物质。  1.4N-环已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CZ)生产过程:将促进剂M和环已胺水溶液在氧化釜中进行搅拌混合,然后将由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制得的次氯酸在继续搅拌下滴加釜内,氧化生成促进剂CZ悬浮液,再经水洗、脱水、干燥、筛选、包装即为产品。  本装置主要原料环已胺为二级易燃液体,次氯酸钠等为有毒和具有腐蚀性

4、的物质。  2重点部位  2.1二硫化碳反应甑、(TMTD)缩合釜、(M)缩合釜、二硫化碳贮罐区这是生产、使用和储存二硫化碳的部位,由于二硫化碳的闪点,自燃点都较低,爆炸范围很宽(1.3%—50%),非常容易着火。上述部位的许多生产操作温度超过二硫化碳的自燃点,一旦有泄漏即可燃烧,既使操作温度未达到自燃点的部位有泄漏,由于环境中尚有许多热源设备、管道等,也给燃烧、爆炸提供了引爆、引燃的热能源。尤其是缩合釜的操作温度高于二硫化碳的沸点,(M)缩合釜为压力容器,较易发生超温超压现象,泄漏机会较多,曾发生多次超温超压爆炸,泄漏着火事故。另外,反应过程有氯气、二甲胺、次氯酸钠等有毒有害物

5、质,对生产过程的安全运行都有影响。因此,应加强上述部位防火、防爆、防中毒的安全检查。  2.2(M、DM)、(TMTD)干燥系统这是爆炸性粉尘产生地点,该粉尘电阻率较高易产生静电,曾有过静电引起(TMTD)着火烧毁厂房设备事故,该部位也应重点检查。  3安全要点  3.1二硫化碳生产  3.1.1反应甑投炭不能超过导管出口,防止甑内憋压二硫化碳气体喷出着火。投炭后甑盖要严加密封,防止空气窜入造成釜内连续爆呜。  3.1.2铁甑加热至800℃后,应及时投炭,若长时间不投炭,将加速甑体氧化变形。投炭和出渣时,冷凝器要加水封,甑体上下盖不准同时打开,防止形成冷空气对流,因甑温激烈变化而

6、损坏甑体。  3.1.3检查木炭、硫磺的质量,防止水量过高增加副反应物硫化氢等的生成。  3.1.4冷凝、精馏和二硫化碳罐区的设备和管道的静电接地要定期检查测试。还要经常检查测量液位的工具是否符合要求,防止静电引起着火。  3.1.5注意检查所有储存二硫化碳的贮罐,容器的水封是否可靠,防止蒸发扩散造成中毒或火灾等危险。  3.1.6接触二硫化碳等毒物时(处理管道堵塞、清理漏斗等)应正确佩戴防毒面具。  3.2(TMTD)生产  3.2.1缩合釜投料前必须经冷却降温,高温下禁止投料,防止二硫化碳迅速气化造成着火。  3.2.2缩合反应开始升温要控制速度,防止迅速升温高于二硫化碳沸点

7、造成大量气化使釜压升高出现危险。  3.2.3二硫化碳投料不能过量,投料前要经准确计量。防止过量的二硫化碳进入氧化釜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产生爆炸。  3.2.4要定期检查二硫化碳、二甲胺和(TMTD)干燥系统的静电接地系统。  3.2.5液氯钢瓶、二甲胺桶的储存和保管应置于遮阳棚内,不准乱堆乱放于露天中曝晒。  3.2.6(TMTD)在加热到100℃时可分解,要注意产品周围不应有热源或明火。  3.3(M、DM)生产  3.3.1缩合釜投料前必须经气密性试压合格,防止生产时温度、压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