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之中小型燃气锅炉低氮排放的几种解决方案.doc

《安全管理》之中小型燃气锅炉低氮排放的几种解决方案.doc

ID:55890911

大小:3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13

《安全管理》之中小型燃气锅炉低氮排放的几种解决方案.doc_第1页
《安全管理》之中小型燃气锅炉低氮排放的几种解决方案.doc_第2页
《安全管理》之中小型燃气锅炉低氮排放的几种解决方案.doc_第3页
《安全管理》之中小型燃气锅炉低氮排放的几种解决方案.doc_第4页
《安全管理》之中小型燃气锅炉低氮排放的几种解决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之中小型燃气锅炉低氮排放的几种解决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小型燃气锅炉低氮排放的几种解决方案  一、低氮燃烧的必要性  减少NOx排放是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需要近年来的监测数据表明,典型特征污染物PM2.5出现较大超标比例和区域性长时间严重超标情况,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面临巨大挑战。  国内外研究和治理经验表明,控制区域性PM2.5污染是一项难度非常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在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对策,才能有效缓解区域PM2.5污染。  PM2.5包括一次排放和二次生成粒子两部分,以北京为例,二次粒子比例较高,特别是重污染时段PM2.5中二次粒子比例较常规时段明显增加。有观测数据表明,重污染发生时PM2.5与N

2、Ox的环境质量浓度变化呈现强相关、同步变化的特征。  NOx是PM2.5的重要前体物,在形成过程中有两个作用:一是反应生成的NO3-是二次粒子的重要化学组分;二是通过光解链式反应生成O3-,增加大气氧化性,提供将SOx、NOx氧化生成SO42-和NO3-的氧化剂。美国加州利用CAMQ模型模拟削减一次排放的NOx对PM2.5的影响,结果是每减少1吨NOx排放可减少约0.13吨PM2.5。北京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二次粒子是目前PM2.5的主要贡献者,且比2000年有明显上升,主要成分为水溶性离子(占53%)、地壳元素(占22%)、有机质(占20%)和元素碳(占3

3、%),其他未知元素约占2%,且NO3-/SO42-比例关系呈现增加趋势。水溶性离子中以SO42-、NO3-和NH4+为主,三者之和(SNA)占PM2.5的比例平均近50%,SNA的浓度贡献是造成PM2.5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减少NOx排放是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低氮燃烧机理及技术研究  1、甲烷-空气燃烧过程氮化学基本原理  燃烧理论将NOx的生成分为热力型NOx(ThermalNOx)、快速型NOx(PromptNOx)和燃料型NOx(FuelNOx)。天然气中含氮量较低,因此,燃料型NOx不是其主要的控制类型。热力型NOx是指燃

4、烧用空气中的N2在高温下氧化生成NOx。关于热力型NOx的生成机理一般采用捷里道维奇机理:当温度低于1500℃时,热力NOx的生成量很少;高于1500℃时,温度每升高100℃,反应速度将增大6~7倍。在实际燃烧过程中,由于燃烧室内的温度分布是不均匀的,如果有局部高温区,则在这些区域会生成较多的NOx,它可能会对整个燃烧室内的NOx生成起关键性的作用。快速型NOx在碳氢燃料燃烧且富燃料的情况下,反应区会快速生成NOx。在实际的燃烧过程中各种因素是单独变化的,许多参数均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即使是最简单的气体燃料的燃烧,也要经历燃料和空气相混合,燃烧产生烟气,直到

5、最后离开炉膛。炉膛的温度、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程度、烟气在炉内停留时间等这些对NOx排放有较大影响的参数均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燃料和空气混合物进入炉膛后,由于受到周围高温烟气的对流和辐射加热,混合物气流温度很快上升。当达到着火温度时,燃料开始燃烧,这时温度急剧上升到近于绝热温度水平。同时,由于烟气与周围介质间的对流和辐射换热,温度逐渐降低,直到与周围介质温度相同,也即烟气边冷却边流过整个炉膛。由此可见,炉内的火焰温度分布实际上是不均匀的。通常,离燃烧器出口一定距离处的温度最高,在其前后的温度都较低,即存在局部高温区。由于该区的温度要比炉内平均温度水平高得多

6、,因此它对NOx生成量有很大的影响:温度越高,NOx生成量越多。因此,在炉膛中,为了抑制NOx的生成,除了降低炉内平均温度外,还必须设法使炉内温度分布均匀,避免局部高温。  2、国内外燃气工业锅炉NOx控制技术现状    现有低NOx燃烧技术主要围绕如何降低燃烧温度,减少热力型NOx生成开展的,主要技术包括分级燃烧、预混燃烧、烟气再循环、多孔介质催化燃烧和无焰燃烧。  (1)燃料分级燃烧或空气分级燃烧  热力型NOx生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燃烧温度。燃烧温度在当量比为1的情况下达到最高,在贫燃或者富燃的情况下进行燃烧,燃烧温度会下降很多。运用该原理开发出了分级

7、燃烧技术。  空气分级燃烧第一级是富燃料燃烧,在第二级加入过量空气,为贫燃燃烧,两级之间加入空气冷却以保证燃烧温度不至于太高。燃料分级燃烧与空气分级燃烧正好相反,第一级为燃料稀相燃烧,而在第二级加入燃料使得当量比达到要求的数值。这两种方法最终将会使整个系统的过量空气系数保持一个定值,为目前普遍采用的低氮燃烧控制技术。  (2)贫燃预混燃烧技术  预混燃烧是指在混合物点燃之前燃料与氧化剂在分子层面上完全混合。对于控制NOx的生成,这项技术的优点是可以通过当量比的完全控制实现对燃烧温度的控制,从而降低热力型NOx生成速率,在有些情况下,预混燃烧和部分预混可比非

8、预混燃烧减少85%—90%的NOx生成。另外,完全预混还可以减少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