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环保》之人工增雨是否会污染环境.doc

《安全管理环保》之人工增雨是否会污染环境.doc

ID:55891965

大小:2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13

《安全管理环保》之人工增雨是否会污染环境.doc_第1页
《安全管理环保》之人工增雨是否会污染环境.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环保》之人工增雨是否会污染环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工增雨是否会污染环境    大旱之年,气象部门利用适宜的天气条件,实施人工增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望着绵绵细雨,人们在欣喜之余,不禁有些担忧:人工增雨会不会污染环境呢?    气象专家告诉我们,完全不必有这种担心,人工增雨对于大气、水等环境因素是没有危害的。    人工增雨的目的在于开发利用云中潜在的降水资源,一个地区下了一定量的雨水,并不是说其上空云层中就含有这么多的水分,只能下这么多的雨,只不过因为条件不适宜,更多的水分才没有能够凝结降落下来。于是,人们就试图通过飞机、大炮、火箭等对局部大气云层施加催化剂,促使云中更多的水分变成

2、雨滴降落下来。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些催化剂会不会随着雨水降到地面,污染大气和水资源,进而危害人体健康呢?    据了解,目前人工增雨作业中使用的催化剂通常有三类:第一类是可以吸附云中水分变成较大水滴的盐粒等吸湿剂;第二类是温度很低的干冰,其汽化时可使周围空气层冷却到零下40摄氏度左右,从而引起水滴的凝结,通常1克干冰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的云雾大气中,可形成1000亿到1万亿个冰晶;第三类催化剂是被称为“成核剂”的碘化银,它具有云中自然冰核的性质。    干冰就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形态,它和盐都是来源于天然物质,因而也不会对自然环境有什么污染。另

3、外,由于盐粒等只适用于温度高于零摄氏度的暖云,干冰的制造、保存和运输很不方便,实际作业中较少使用。    碘化银是目前我国实施人工增雨所使用的主要催化剂。碘化银本身毒性很低,再加上它比干冰制造冰晶的效能高出成百倍,通常对一块积状云只要播撒十几克至几十克就能奏效,因而投放量也很低。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处陈志宇处长告诉我们,经过多年来的效果评估,实施人工催化剂后的降水中,碘化银的含量极低,在数量上是根本无法测算的,因而也不会造成任何污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