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塬地区地层.ppt

姬塬地区地层.ppt

ID:55896104

大小:1.74 M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6-13

姬塬地区地层.ppt_第1页
姬塬地区地层.ppt_第2页
姬塬地区地层.ppt_第3页
姬塬地区地层.ppt_第4页
姬塬地区地层.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姬塬地区地层.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姬塬地区姬源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西部,处于陕西、甘肃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交界地带,地质构造上属盆地伊陕斜坡中西部及西缘逆冲带中部。1.姬源地区地质概况多物源区供给陆源碎屑是延长组沉积的一大特点。姬塬地区延长组物源和岩性特征不仅受周缘北东水系控制,而且西北方向较小水流也给予补充。姬塬地区物源主要来自北方阴山古陆以及西北缘阿拉善古陆鄂尔多斯三叠世姬塬地区处于湖盆向西部的海原-中卫通道影响的部位,物源主要受北东水系控制,而且西北方向较小水流也给予补充。认识长6-长4+5早期长4+5晚期-长3期长2期长1期湖盆进入萎缩阶段,三角洲广泛育,三角洲前缘砂体发育进入三角洲间

2、歇期,以泥质沉积为主,砂岩不发育湖盆范围大大缩小,以北广大地区发育较大规模的三角洲沉积,河道发育湖盆进入消亡期,区内广泛发育泛滥平原沉积,以泥质沉积为主姬源地区长6-长1湖盆演化规律2.层序地层学的分析Ⅲ1Ⅲ2Ⅲ3Ⅲ4Ⅲ5SB1SB2SB3SB4SB5SB延长组共分为1个二级层序,5个三级层序,三个湖泛面对应三套烃源岩。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地层层序特征上三叠统延长组自下而上分为长10、长9-长82、长81-长63、长62-长33和长32-长1等五个大的沉积旋回。根据沉积相突变面、岩性转换面、区域不整合面以及区域分布的冲刷面等识别层序界面的标志,可从延长组中可识别

3、出Sq1(长10)、Sq2(长9-长82)、Sq3(长81-长63)、Sq4(长62-长33)、Sq5(长32-长1)五个层序界面,此层序界面正好对应于基准面五个旋回,旋回内包含有低位体系域(LST)、水进(TST)、高位体系域(HST)。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地层层序特征姬源地区延长组层序界面的基本特征姬源地区延长组地层的层序界面分别是第三层序界面(Sq3)、第四层序界面(Sq4)和第五层序界面(Sq5)。第三层序界面(Sq3)界面之下发育大型切割叠置的河道砂体,由于多期的冲刷和切割,单个河道砂体的旋回往往不完整,其顶部常因冲刷而缺失,显示了沉积时基准面迅速下降

4、的特征。在砂体的下部发育着大型的槽状和板状交错层理及平行层理,显示了曲流河沉积的特点。该层序界面上的视电阻率曲线呈低值峰状,而自然电位曲线呈明显的箱状。第四层序界面(Sq4)界面之下是以分流间湾和河口坝为主的三角洲前缘相,岩性为泥质和粉砂质沉积。界面之上为细粒的河漫滩沉积、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沉积,岩性是泥质和粉砂质沉积,夹有多层煤线,测井曲线呈特征的“细脖子”段。第五层序界面(Sq5)界面之下是发育细粒河漫滩沉积、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沉积。界面之上是曲流河河道砂坝沉积,还出现分流河道砂体沉积和沼泽相沉积。砂体多期切割叠置,单个旋回往往不完整,其顶部也常被

5、冲刷缺失。自然电位曲线呈指状负异常或是箱状负异常,视电阻率曲线呈齿状值尖峰中高阻。姬源地区延长组层序界面的基本特征长6-长1油层组基准面旋回分析姬源地区延长组长6-长1基准面旋回主要是由长62-长33沉积层序和长32-长1沉积层序两个三级层序沉积旋回组成的,长63属于长81-长63沉积层序三级层序沉积旋回。姬源地区耿38井延长组长32-长1沉积层序基准旋回及特征长32-长1油层组是一个由粗变细的巨型沉积旋回,其中长3油层组是一套典型河流沉积,大型前积式交错层反映了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发育。中部长32层河道砂体基本上处于同一地层水平,与下伏的长33油层组上部的泥质沉

6、积为主的沉积环境相比,两者之间有突变。姬源地区耿38井延长组长62-长33沉积层序基准旋回及特征长62-长4+5油层组按构形特征是一个限定良好的复合层序。在长6末湖泊几乎完全收缩,基准面的上升导致在长4+5期形成了小规模湖进和大规模的湿地沼泽化等。长4+5油层组的大段泥质岩代表的是该沉积层序的最大洪泛面。长6是一套以进积河流三角洲为特征的沉积,在区域上比较稳定的至少夹有5个湖进泥岩层。1. 标志层原则① 基本标志层油层组地层的划分与对比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上三叠统延长组可划分为五段,自下而上分别是第一段(T3y1)、第二段(T3y2)、第三段(T3y3)、第四段

7、(T3y4)和第五段(T3y5)② 辅助标志层根据根据岩性、电性及特殊矿物特征,在全区分布最广泛、“等时性”最强、电性标志最明显的区域标志,从而在盆地找到十个标志层,自下而上为K0-K9,可将延长组自上而下分为十个油层组。第一段只包含长10油层组,第二段包含长9、长8和长7三个油层组,第三段包含长6和长4+5两个油层组,第四段包含长3、长2两个油层组,第五段仅包含长1油层组。油层组地层划分对比原则姬源地区目的层为第三段、第四段和第五段,分别为长1、长2、长3、长4+5和长6五个油层组,与区域接轨的标志层有K2、K4、K5、K6、K7、K8、K9。耿139井延长

8、组长4+5-长6地层划分标志层及测井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