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循环语句教案设计.doc

VB循环语句教案设计.doc

ID:55896522

大小:7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6-13

VB循环语句教案设计.doc_第1页
VB循环语句教案设计.doc_第2页
VB循环语句教案设计.doc_第3页
VB循环语句教案设计.doc_第4页
VB循环语句教案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VB循环语句教案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浙教版高一信息技术VB循环语句教学设计省象山中学章婷红315700zthddsina.一、设计思想本节课以一个小游戏导入,引导学生在解决游戏问题的过程中去探索其背后隐藏的算法思想,一个基本的程序结构――循环结构。学会使用循环语句是编程的基本功,因此本课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程序和编写代码能力有着非常实在的意义。循环语句是三种基本语句中难度最大的一个,为了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兴趣,我用烧杯和量筒来比喻循环语句中累加器和累加量,使学生快速地理解了累加器的作用,并能正确算出这类程序的运行结果。会读程序之后还要会写,挑选一个好的例

2、子非常重要,我选择了算麦粒画棋盘这个实例,既有经典的计算问题又有直观的画图功能,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任务的设置由算麦粒的填写部分语句到画棋盘的完全自己编写代码,对学生的要求逐步加深。二、教材分析本节容选自教育《算法与程序设计》第四章第三节。循环语句是程序三种基本语句之一,是学习程序设计的基础,同时也是后面六种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的要:理解循环语句的作用,掌握循环语句的使用方法。要求学生能从问题出发,用循环语句编写程序,实现简单的算法。《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三种语句的总课时建议为三

3、课时。我考虑到循环语句是三种语句中难度最大的一个,并且要学习for和do两种语句,后面六个算法中也基本上都要用到循环语句,所以非常重要。因此循环语句我安排了2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主要容为for语句,第2课时为do语句及循环综合实例。三、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算法的流程图、VB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及两种语句:赋值语句和选择语句,基本掌握了VB的编程环境。对于for语句,我的要学生先学会读程序,即计算出程序的运行结果,尤其要比较熟练地掌握累加器的作用。在此基本上还要能根据实例编写简单的循环结构的程序。对于读程序,大部

4、分学生能模仿老师的例题分析完成计算。而根据实例编写程序,最主要的是找出反复执行的事件,并找到其通式和变化规则,写出循环体语句。这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老师慢慢引导点拨。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循环语句的作用,掌握FOR语句的基本格式;能看懂循环结构流程图的执行流程;2、能根据循环语句的代码写出运行结果,尤其要比较熟练掌握累加器的作用;3、能根据实例正确使用for语句编写简单循环结构程序;(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循环结构思想设计解决简单循环问题的算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2、进一步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

5、方法,体会程序设计在现实中的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程序书写习惯;五、重点难点重点:FOR语句的基本格式,及循环语句执行流程及累加器的使用;难点:分析通式、提炼循环体,使用for语句编写简单循环结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六、教学策略与手段采用讲解法、演示法、分析归纳法引导学生参与思考,用改变循环体的方法,化特殊为一般;用比喻的方法降低学生对累加器的理解难度,化抽象为具体;采用直观的算麦粒数和画棋盘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读程序到写程序,由浅入深,让学生由模仿到自己解决问

6、题,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七、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已学赋值语句和分支语句2.教师的教学准备:For语句的课件、学生实践所需半成品VB程序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学平台、VB软件4.教学用具的准备:烧杯和量筒,一盆水八、教学过程导入:玩玩思思,明白原理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着是什么?生:烧杯和量筒师:没错!接下来我们来做个热身小游戏,请同学们看仔细了,等会儿会有问题问大家哦。老师拿起量筒,从旁边放着的小盆中量了1毫升水,倒到烧杯中,然后又分别用量筒量2、3、4、5毫升水,依次倒入量筒。

7、因为量筒比较小,远看刻度不太清楚,老师一边操作,一边适当提示学生量的容量是多少。此时学生都瞪大了眼睛在看老师的操作。师:操作完毕,大家刚才都看清楚了吧。我的第一个问题是:现在烧杯中一共有多少毫升水?生:15毫升(几乎异口同声地喊出来了)师:答对了,看来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我的第二个问题是:你是怎么算出来的,你能将计算过程列一个式子出来吗?这个问题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没什么问题,老师请一位同学回答一下:1+2+3+4+5=15。师:非常正确。接下来,我想用s和i分别表示烧杯和量筒中水的容量。然后我们将刚才的五个步骤再分解一下

8、。我的第三个问题出来了:大家能不能将烧杯中s的每次变化情况分别写出式子呢?老师一边分解操作刚才倒水的过程,一边引导学生写出下面几个式子:s=0i=1:s=s+ii=2:s=s+ii=3:s=s+ii=4:s=s+ii=5:s=s+i老师让学生观察一下这几个式子,有什么特点。经过观察,学生发现语句s=s+i重复执行了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